失眠又怕冷,到底阴虚还是阳虚?

2017-06-16 10:25:31王学斌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年6期
关键词:寒证李先生阴囊

王学斌

39岁的李先生因近一个月入睡困难,入睡后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每晚最多睡4个小时,并伴见头脑昏沉、胀痛,心烦,精神差,乏力,咽中痰多,胃脘部喜暖怕冷,下肢怕冷,经常双膝关节、双腿酸痛,阴囊潮湿,大便稀。李先生体格健壮,声音洪亮,腹部肥胖,面色暗;脉诊双手脉弦滑,寸关大尺小;唇舌暗红,苔薄黄。

询问生活史得知,李先生因工作需要,经常上夜班,睡眠规律被打乱;以前喝酒、吃肉比较多;最近因家庭原因,常发脾气。

结合李先生体质及症状,辨证为上有郁热并下有寒湿,简称上热下寒证。治疗当清上焦郁热,温下焦寒湿。

上有郁热 下有寒湿

李先生吃了第1服药当晚便呼呼大睡,睡得很香。吃完3服药睡眠好,头昏头涨、胃脘及下肢怕冷感均减轻,心情好转,全身力气增加。李先生继续治疗,前后共服14服,症状基本消失,每天睡得很踏实,过得很舒服。

李先生長期饮酒、吃肉多,导致湿热体质,此类体质的人外观红胖,形象比喻叫“红苹果”体形。此种体形的人,临床上很常见,多为中年男性,应酬多,好酒肉,脾气大,常为湿热内蕴体质。一般湿和热在一起比较麻烦,因为热气容易往上走,扰乱心神导致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而且李先生因家庭原因常发脾气,中医上讲“怒则气上”,发脾气使气血往上涌,加重失眠、多梦、心烦等症状。

与此同时,湿邪容易困厄人体的气机,导致人体正常的阳气不能升发,就像阴霾笼罩着大地,不见阳光。阳气温煦、兴奋的功能不能发挥,整个人就表现为头昏沉、身体沉重、乏力、无精打采。另一方面,湿邪属阴,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它容易往下走,同时又损伤阳气,长此以往,便导致下半身寒湿的状态,症状表现为胃部喜暖怕冷、大便稀、阴囊潮湿、下肢怕冷酸痛。综合起来便是一个上热下寒的状态。

寒热错杂需辨证论治

湿热在一起常导致症状错综复杂。在门诊上经常见到这种上热下寒的情况,这时候一些有中医常识的患者朋友就搞不清楚自己是“阳虚”“阴虚”了——脚凉、喜暖、怕冷,是阳虚,又心烦、失眠是阴虚,我到底是阴虚呢还是阳虚呢?其实这属于寒热错杂证中的上热下寒证的表现。此时若单独清热养阴,容易加重寒湿症状;单独温阳除湿,又易加重上热的情况,因此,需要专业的中医师辨证论治。

用药的同时,要注意调整作息规律、节制饮食、控制情绪,因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神志作为一个统一整体,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可导致失眠,当然也可以引起其他疾病。所以,中医养生保健中“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便是三个重要方面。

猜你喜欢
寒证李先生阴囊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上热下寒证的同病异治浅析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16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超声诊断阴囊珠1例
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及炎性标志物与寒、热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她从来只等人追
爱你(2015年20期)2015-11-17 16:31:34
中医治疗老年阴囊湿疹中的护理干预
注定错过
爱你(2015年19期)2015-04-20 08: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