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秀菁
[摘要]老挝是欠发达的内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发展和经济振兴一直是老挝党和政府首要任务。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来,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10年来,老挝经济步入上升通道,年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7%,尤其是2006年老挝党“八大”后,积极实行“资源换资金”战略,大力吸引外资,经济快速增长。2013年,老挝GDP达101.9亿美元,同比增长8%,人均GDP达1534美元。
[关键词]老挝 经济发展 对策
一、老挝经济发展的成果
(一)老挝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国策以来,经济稳步增长。特别是2001-2005年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老挝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济稳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GDP年均增长6.2%,比前一个五年计划高出0_3%,高出亚洲其他国家同期的增长率。例如柬埔寨5.3%,印度尼西亚3.5%,马来西亚3%,菲律宾3.9%,泰国4%,但低于越南(7.5%)。经济规模2005年比1995年增长了1.3倍,人均GDP达到490美元。对外贸易稳步增长。“五·五”期间,进出口总额46.9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8.3亿美元,年均增长7.1%,人均出口额为81.2亿美元;进口总额28.6亿美元,年均增长4.9%,人均进口额为122.5美元。2016年出口4.556亿美元,进口6.872美元。贸易赤字为10.3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7%,占年均GDP的9.4%。但贸易赤字占GDP的比例呈下降趨势,由2001年的11.1、下降到2005年的8%。保障社会稳定,致力减少贫困。减少乃至消除贫困一直是老挝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政府注重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投入,建立减少贫困基金,吸收社会资金,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外国政府援助优先考虑扶贫项目。这样使用多种方式综合解决贫困问题,取得显著成绩。2001年全国有30万贫困家庭,按全国每户平均人口6.5人的标准计算,达195万人,在一个人口只有500多万的国家来说,比例相当高。2005年有15.75万户,即89.4万人口摆脱贫困。贫困人口减少了45.8%。
(二)老挝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1.财政收支失衡。“五·五”期间,财政总收入150.1万亿基普,年均增长17.2%,占GDP的13.6%;总支出228.3万亿基普,年均增长13%,占GDP的21.3%;赤字高达7.82万亿基普,占年均GDP的7.4%。总支出中用于投资的比例相当高,占49.7%。实际上国内资金只能满足其中的1/3,其余部分来自于外国援助和贷款。预算赤字亦由上述资金弥补。据统计,2005年外债总额3.423亿美元,占GDP的11.7%,偿债总额5.8245亿美元,占GDP的19.9%。上述情况表明,预算收入很难支撑正常支出,甚至解决干部和公务员的工资问题有时成为最紧迫的问题。这些都导致政府债务逐年增加,财政银行系统在国内外都没有获得充分的信任。
2.资金供应紧张。未来五年需要投资73.9万亿基普,相当GDP的32%,其中来自国家财政预算22.6万亿基普,相当于GDP的10%。据老挝计划投资委官员透露,这些国家预算投资中有近2/3是使用外国援助的贷款。来自国内外企业投资51.4万亿基普,相当于GDP的22%。预计今后5年每年国外发展援助大约3.75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6亿美元。由此看来,资本缺口相当大。国内企业投资能力目前还相当有限。银行系统和国家财政还缺乏鼓励资本流通的机制和金融工具。银行系统仅能调动50%的金融资源。
3.就业形势严峻。“五·五”期间,失业人数大约14.4万人。2005年失业人数加上仅从事临时性工作的人数总计48.1万人。预计今后五年中需要就业人数达120万人,其中新增加的求职者59.2万人。预计今后5年有65.2万人能获得就业机会,年均就业13万人,其中农林业40.6万人,工业10.2万人,服务业14.4万人。由此看来,会有大量等待就业的人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实际上,一些外国企业很愿意接纳当地员工,但比较困难。有一家中国企业计划在老挝招收20名员工,报名人数200多人,确定参加培训20多人,培训后考核,录用了10人。
二、老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第一产业方面。老挝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作的粗放性和产量低。需要引进技术和管理。
2、第二产业方面。老挝的第二产业有电力业、林矿业、建材业、医药业和日用品业等。其中,电力和林矿业是老挝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第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规模性,尤其是建材业和采矿业,目前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的投资市场。
3、第三产业方面。老挝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其次是河运、航空和畜力,没有铁路。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公路的等级差:二是航空运输虽然相对比较发达,但是航空运输工具缺乏。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老挝的财政与金融形势比较严峻,老挝货币基普对美元的官方汇率已由1997年的1100:1跌至2009年的8470:1。老挝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旅游的基础设施有待改善,发展旅游设施建设前景看好。此外,老挝的邮电通讯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通讯业具有较好的投资潜力。
三、老挝经济发展目标
老挝“八大”制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2010年GDP以不变价格计算比2000年翻两番。2020年老挝将走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六·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不低于7.5%;其中农林业3%-3.4%,工业13%.14%,服务业7.5%.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林业比重占35%-36%,工业36%-37.5%,服务业27.6%。出口额保证年均增长18.1%,人口增长率保持1.2%的水平,2010年人均GDP不低于800美元,2020年人均GDP不低于1000美元。
1.加强农林业。农林业是老挝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绝大多数贫困家庭都聚集在农村。因此农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挝政府制定了全面发展农林业规划,“六·五”期间将实施20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维修水利灌溉系统,方便农民发展种植业;(2)确保提高粮食产量。鼓励在个大平原和14个小平原发展农场式的规模经营,加大科技投入,使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3)发展种植业。鼓励种植橡胶、沉香木、果树等经济林;开发绿色农产品,扩大种植经济作物。(4)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饲养黄牛、山羊等大型动物和家禽,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利用现有的水域大力发展养鱼业,努力增加鱼类品种;
2.发展工业。老挝鼓励国内外企业集中力量生产有市场需求的、有竞争能力的和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各类产品,力争产值年均增长14.3%,项目数年均增长15.6%。重点开发以下产业:一是水电开发。近期开发与实施8个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70万千瓦;二是矿业开发。矿业发展年均增长20%。力争年产黄金10吨,铜5万吨,煤、石膏、锡、锌、钾盐重品等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或加快投入生产,或努力提高产量;三是继续发展纺织和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手工艺品、摩托车组装、五金工具、计算机和塑料制品等,扩大人员就业;
3.强化服务业。老挝是个基础设施落后的内陆国家,政府致力发展交通网,使之成为与周边国家陆路相通的交通枢纽。首先,建设连通出海口的公路,最大限度地利用越南的港口;其次,建设与改善南北、东西贯通的公路网,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公路;再次,加强省内公路建设,连通边远村庄。大力发展旅游业。更新与扩建巴色、沙湾拿吉和琅勃拉邦机场。北部的南塔、波乔和华潘等机场要进行维修升级,扩大航空运输能力。同时要着力提高旅游、金融、商业、邮政和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发展物流业,提供货物过境服务。建立商品信息系统,鼓励出口,保证和扩大市场份额,力争成为次区域的货物集散中心。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从有利因素来看:首先,国内外政治环境比较稳定,有利于党和人民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其次,建国30年来,老挝党和人民积累了从事经济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目前,各项改革措施比较到位,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比较宽松,有利于各种投资主体和各种经济成分为老挝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再次,相对于老挝近600万人口,老挝可谓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高,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大。第三,建国30年来,特别是革新开放20年来,老挝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基础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老挝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起点仍然比较低,资金和技术比较短缺,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国内市场狭小、民族心理过于保守等。
(一)大力发展老挝的电力事业
由于老挝境内湄公河及众多的支流水量充沛,落差很大,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的平均淡水资32,878;3,297;4,461;8,738Cu.m。目前老挝境内共有17个水电站工程正在计划和进行,出口国集中在中国,泰国,越南。在老挝薄弱的工业中,水电工业一枝独秀,是老挝目前发展速度最快、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老挝政府决定以开发国内丰富水力资源为发展本国经济的突破口。近年来,老挝的水电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每年向鄰国泰国出口电力,创汇约2亿美元,老挝已成为世界上以出口电力为主的为数不多的国家。水电开发的总体考虑是有益的。
(--)适度开发老挝的林业和矿业资源
在号称“森林王国”的老挝境内,森林覆盖面积达50%,大部分森林保持着良好的原始生态。据统计,老挝现有800万至900万公顷的经济林木,其中一半有采伐价值。老挝出产许多珍贵树种,其中柚木、红木、乌木,楠木、檀香木、黄檀木等享有盛誉,是世界上出产珍贵树木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木材大部分出口到日本、西欧等国家,换取大量外汇。另外,老挝有金、银、铂、镍等贵金属矿,有铁、锡、铜、钨、铜、锌、锰、锑等有色金属矿,有蓝宝石、红宝石、翡翠等宝石矿,还有煤、石油、岩盐、石膏、云母等非金属矿,每年给老挝带来外汇5.3亿美元。老挝的大部分矿藏还沉睡在地下,没有得到充分的勘探和开采。据外国专家认为,在老挝最有开发前途的项目之一是采矿和石油勘探。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同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将给老挝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充分开拓老挝的旅游产业发展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的东北部,国土面积236800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是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境内山峦起伏,森林密布,是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老挝的古迹佛塔、寺庙、高脚屋、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法式建筑物、以及老挝独特的民俗民风,都是老挝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近几年,老挝利用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旅游收入已经成为老挝国家财政重要的收入之一。时代发展到各国都注重经济建设的今天,老挝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重新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关注。老挝处于东盟和印度支那经济走廊的中间地带,位于东南亚交通网的十字路口,可以借助周边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辐射作用,加速老挝的经济发展。因此,老挝需要以丰富的原始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充分开拓区域内最原始的旅游胜地,发展老挝的旅游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