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博文 冯颖
(作者王博文系陕西省决咨委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冯颖,博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另一种表述,而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件,决定了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美丽,更是决定了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具体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部《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相继提出将“美丽乡村”作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美丽乡村”创建的目标要求;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定海美丽乡村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的重要论断,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毋庸置疑,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组成细胞,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贫穷落后的乡村并非美丽乡村,富裕但环境污染也不是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包含“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三个层面的基本含义,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与环境改善的必然选择,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
首先是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名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体现。一是深入开展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把整治环境贯穿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加大禽畜养殖污染整治,改变农村脏乱差,实现农村“三清洁”,即水源清、田园清、家园清;二是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因村因地因户制宜,建设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设施,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探索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管理新机制,确保常态化运行;三是加大农村垃圾处理力度,健全完善垃圾收集、运转及处理机制。落实村级卫生保洁员制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可腐烂垃圾镇级处理试点,逐步解决农村垃圾无人管、随处见现象,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三化”处理。
其次是推动绿色生产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为依托,开发并稳步发展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村美民富产业兴;二是大力推广绿色无污染农业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投入品的全过程监管,推进农产品生产过程清洁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推进资源利用节约化,高效集约利用水、土地资源,发展节能、节水、节地,促进农业领域节能降耗;四是推进农村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有效利用,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最后是培育绿色生活方式。一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培养绿色消费观念,鼓励绿色产品消费。如推广环境标志产品,鼓励选购节水、节能产品,减少一次性餐具、木筷、纸杯等资源消耗品的使用。二是反对婚、丧、嫁、娶、建房和重大节日的铺张浪费、攀比、奢侈炫耀的不合理消费。三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完善资源回收体系,开展垃圾分类回收,让有毒有害垃圾被安全处理;推广绿色居住,提倡家庭节约用水用电,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鼓励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