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
摘 要:森林作为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作为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生产资源,为我国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可用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地域问题,如:水土的良好保持、土地的防风固沙和健康水源的保养工作。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如:生态气候的有效调节、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基因的维护等等。因此,文章着重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和经济展开论述,并寻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生态林业;生态文明;林业资源
上个世纪,伴随着林业产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开始逐渐增多,本文主要以林业产业建设与市场经济需求展开提问,针对目前我国社会需求和林业资源供给中产生的矛盾展开论述。在步入新世纪后,我国开始大力倡导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建设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从大局的方向出发,在发展过程中对林业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环保规划,确保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发展工作能够顺利的运行,并且为我国未来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创造出有力的条件。
1 我国在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重点不清晰,投入产出比值低
我国林业产业未来的发展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开展林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做好大自然生态环节的维护环保工作。由于我国在发展建设经济社会时对森林林业资源过度索取的原因,导致了自身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陷入了经济运营模式的陷阱,这其中对环境的生态过度破坏是导致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此,为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加强对生态环境中森林树木的保护,避免滥砍滥伐的现象出现。
1.2 建设重点不关心地域,只关心经济利润
我国应在发展工程建设的同时,做好森林林木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虽然目前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中森林资源的需求量还处于较小的状态,但是在当今各國都重点强调发展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森林中的林木资源早晚会到达匮乏的状态,森林林木资源的严重缺乏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健康生态环境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以我国为例,我国虽然土地富饶,国土面积广阔,但是森林资源却相当匮乏,且森林在地域上分布的相当不均匀,无法满足我国发展经济文明建设以及保障市场上资源供给的需求。因此,为了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在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之间做出一个完善性的平衡措施,以协调双方的平衡性为今后林业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3 生态环保执行力差,土地经营不规范
为了令我国的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会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状态,我国在自身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上做出了有效的调整。由于我国林业部门对林业生态的不重视,在生态环保的执行工作上也没有动力等一系列原因直接导致了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在发展道路上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某些地域的林业部门丝毫不顾及该地域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机械性的执行着国家规定的建设政策,造成了森林林木资源的严重浪费。我国一些地域中的森林资源虽然很充沛,而且地域也有着较大的开发潜力,但是这些地域却忽视了废气耕地的建设工作。因此,由于在林业建设过程中的不认真和发展过程中的缺乏规划,这两点直接导致了林业发展方向的不固定,不仅浪费大量的林木资源,还造成了生态平衡圈的严重失常。不少林业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短期赶工大方案制定的项目,这样的林业建设成果很难与我国林业的持续发展观念相吻合。
2 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后建设主体不明确
2.1 观念落后建设主体不明确
林业部门一直以来都没有摆脱掉上个世纪经济时代大包大揽的风范,长期处于生产、管理二者兼顾的工作作风,这种一心二用的做事方针直接导致了监管上的不规范以及市场经济上的需求不满。目前我国还处于一个社会上的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也将曾经传统的管理模式过渡到了真正适合市场经济服务的全新模式,而林业有关部门的职能也伴随着政府在职能方面的转变而开始逐渐改变。在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当中,林业部门为了成为建设中合格的服务者以及监督者而将建设权独立拦下放入了企业和个人外部资金投资的林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较为长远的建设项目,艰巨的工作分量只依靠林业部门的有限资源是远远无法完成的。我们应引进外部企业及个人投资的林业产业资源为我国现缺乏的林业产业补充资源,保障林业产业在今后的建设中利用崭新的技术观念形成针对市场的诱导创新。
2.2 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某些地域的政府为了尽量减少在扶贫上的资金压力,从而将资金上的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进行生态转嫁,这样做会直接导致生态林业产业在工程建设中逐渐背离生态保护。林业工程建设与森林保护开发有利于我国市场林业资源需求的供给,在开发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缺一样都会导致林业资源的保护资金不会得到充足的支持。我国政府在进行林业开发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单纯的提出笼统的开发和保护的建议,并未针对林业开发建设提出明确的原则性问题,这也使得我国一些地域的地方政府利用中央颁布的相关政策漏洞故意曲解政策中的真正含义,从而为自身利益提供便利。
3 我国发展生态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在发展生态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政府投入作为关键切入点,要加大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和范围,要正确引导相关单位和个人企业对林业建设进行投资,一同做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同时在重大项目的税收和贷款利息方面要对服务和税收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最后,要进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
3.2 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为了更好的培养出我国国民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我国应大力倡导国民积极展开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活动,并实时性地组织国民开展森林和生态文化的相关建设工作,要让国民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自然地了解到对生态文明的道德观、政绩观以及消费观的全面认知,要让我国广大国民逐渐养成尊重和爱护大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4 结束语
我国的森林资源作为国民赖以生存的自然重要资源,在我国国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森林资源有着广泛的应用途径。开展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就是要在发展森林林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让森林的生态效益产生平衡,二者之间处于一个长期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未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出现的如产出低、建设主体不明确等问题都曾限制了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增加投入建设积极性以及市场引用资金的同时,我国林业部门积极的使用新技术建立起了全新规范模式的林业服务部门,完美的从管理部门转变为服务部门,实现了只能转换提升工作效率的最佳规范。我国在未来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道路上只有不断提升国民的环保意识、养成国民健康向上的文明观以及消费观念,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打下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致生,何雪琴,常晓丽.试析生态林业建设与生态林业的未来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
[2]丁靖,周德念,马庆峰.试析乡镇林业环保站如何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7(1).
[3]张永峰,张建武,邓灵慧.陕西省宁西林业局全面保护利用森林资源聚力推动秦岭生态发展[J].当代陕西,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