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7-05-24 12:23:14张弘
现代交际 2016年23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职业教育现状

张弘

摘要:20世纪80年代开始,素质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一大改革方向。素质教育作为一个鲜明的主题成为教育行业的一大宗旨。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所进行的一大探索,素质教育渗透进教育的不同领域,人文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元素,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完善与成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以提升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的竞争力水平。本篇文章从我国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意义出发,立足于我国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职业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带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些借鉴和思考,为提升我国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水平注入活力。

关键词:转型背景 职业教育 人文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45-02

高校职业人文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元素。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教授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内在的品质素养,不仅包括艺术修养,还包括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人文教育活动,通过人文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所优化,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大重要手段。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学生的社会竞争实力的高低。省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摇篮,虽然当前职业人文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要重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良问题,并积极地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從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融入新鲜的血液。

一、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意义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是当前的教育却忽视了人文教育部分,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知识传授以及专业教育方面。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人文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要实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更是当代人文教育的宗旨和原则,教育是有灵魂的活动,并不是知识的堆积和传输。人文性本身是教育的一大特征,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切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人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

人文教育源于人性,起源于冲破愚昧思想而确立的以人为中心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技能性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所忽视,加强人文教育能够平衡职业教育的重心,有利于我国新世界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三)人文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理论价值依据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带给我们一定的经济红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部分负面效应,这就凸显出了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加强高校职业人文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水平,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进一步健全学生的人格,弥补成长过程中的人文缺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我国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大致归结为三个方面,分别为课外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社会调查实践。我国省属高校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水平不高主要归结于高校职业教育知识体系缺乏完整性以及合理性。人文教育并没有列入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人文教育的目的丢失,学校成为培养技能学生的训练场,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人文教育课程。尽管一部分学校专门开设了人文教育课程,但是教育体系并不系统完善,课程教育质量不高导致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也相对陈旧,没有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对课程教学内容有所调整,而是照搬过去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让人文教育课程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的效用。

(二)省属高校师生对人文教育未形成正确的认知

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教育对象相对特殊,存在一部分高考失利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诉求强度更大,心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挫败感甚至自卑感,也造成了职业教育学校生源上的先天不足,这就更需要人文教育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以及纠正。但是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并没有对人文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人文教育是做表面文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并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甚至认为是在消磨时间,不如多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受到教师思想的影响,学生也对高校职业人文教育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人文学习并不重要,在人文教育课堂上没有投入精力,甚至逃课等状况时有发生。

三、提升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水平的相关策略

(一)强化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

良好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工作认知作为引导。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需要高校教师强化对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重视,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常规技能操作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时间和强度,要将人文教育理念贯穿到不同学科教学中。无论是学生成长还是社会需求,都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水平,高校的教师应该改变“人文教育”是教学资源浪费的错误理念,在实际行动的带动下改变学生对人文教育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学习理念,端正人文学习态度,要让学生意识到人文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努力学好专业技能知识,更要认真学习人文知识,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水平,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转变人文教育思路,优化教育模式

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教学活动,而是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文教学计划的开展。学校应该不断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来提升人文教育的质量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学生更加方便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的搭建人文教育资源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进行人文学习,与教师实现更加密切的沟通。高校教师要转变教育思路,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人文教育理念,努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从根本上优化职业教育的模式,建立健全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依照相关的人文教育规范标准,进行科学有效的人文教育判断,完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改善高校人文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综合性发展。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省属高校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重要主体,更应该受到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的理念不断更新,办学的形式更加多样,但无论怎么改变,高校职业人文教育的作用都不可小觑。人文教育渗透进省属高校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省属高校职业人文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有助于学生成为当下社会需要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德利,刘佩华.关于理工科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贵州工业高职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2]孙海瑞,徐仁.论理工科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J].辽宁工程技术高职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

[3]石成兵,王兆海.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高校教学探索, 2016(9).

[4] 候维杰,李建业.论人文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J].河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5).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职业教育现状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47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