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禁止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的思考

2017-05-17 06:29:09刘继鑫
运动 2017年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运动会资格

刘继鑫

(贵州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禁止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的思考

刘继鑫

(贵州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全球化背景下近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禁止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带来不利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资格;传承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各级各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越来越多。例如,每4年举行1次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各基层举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及每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单项比赛举不胜举,并且不断有被挖掘、整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纳入竞赛或表演项目中来,规模越办越大。我们在感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地域性不平衡、运动员资格的弄虚作假、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等。进而思考后发现,禁止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是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近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情况,认为允许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可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性,解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性不平衡等问题,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1 禁止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1 造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地域性不平衡

表1 2012年我国部分省、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及比例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呈现这样一种局面,就是西部省区发展较好、中东部省区发展慢;同一省、市中,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得好,其他地区发展较慢。这其中有地域文化不同等多方因素,但非少数民族运动员没有参赛资格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的国情特点,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地区,中东部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所占人口总数比例较小。即使是在西部省区,除西藏、新疆外,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也不过半。表1的数据是2012年我国国家统计局第6次人口普查公报中我国西部、中东部部分省、市、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及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流动较大,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上升较快,如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比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加较多,但所增加的少数民族人口多为到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打工的西部省区少数民族农民工。这些少数民族农民工多数文化层次较低,流动性大,体育活动参与意识低,不易融入当地社会。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少,人口比例小,不易挑选出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且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小,影响力小,不易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受此2项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在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受到制约。

1.2 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带来参赛资格等问题

在我国各级各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中,运动员的民族成份,即参赛资格一直困扰着组委会和主办方。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一些参赛队在运动员资格上弄虚作假,或从少数民族地区引进少数民族运动员。虽然国家民委在2011年的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上已对奖项设置进行了改革,把以前的金、银、铜牌改为一、二、三等奖,增加了获奖队伍、人数,目的是淡化金牌意识,但只要是竞技比赛就有竞争,因而在运动员资格上弄虚作假,引进少数民族运动员等急功近利的事件层出不穷。另有一些比赛,因为参赛资格都有问题,于是组委会干脆不进行资格审查。与其为参赛资格纷争不断,还不如允许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办成干干净净的比赛。

2 禁止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2.1 竞技比赛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方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有成为竞技比赛项目的传承;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传承;成为旅游、民俗民风表演项目的传承;成为大众健身、娱乐项目的传承等。而竞技比赛,也就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是最有效、最直接、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其他的几种方式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有效的补充。任何一种方式的传承,组织竞技比赛也是重要的手段。例如,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传承方式通过举办校内或校际之间的比赛可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训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把非少数民族同学拒之门外,不允许他们参加比赛,无疑将挫伤同学们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训练的积极性。既然竞技化能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而体育运动的竞技化是需要参与人数越多越好,参与人多不仅影响力大,便于组织比赛,交流切磋,提高该项目技、战术水平,还能带动运动器材、装备的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

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的成功和发展是开放和包容的结果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比赛项目运动会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多年探索,竞赛规则、赛制等方面越来越完善。许多项目在制定竞赛规则时,充分保留原有传统规则基础上,借鉴了近现代体育项目的赛制、规则。例如,蹴球比赛中的“金球制胜”便是借鉴了足球比赛的规则;比赛所用的记录表则根据篮球的记录表改编而成;毽球比赛则在规则、场地和比赛所用技术等方面更是充分借鉴了现代体育的比赛方式,有人嬉称毽球比赛用的是“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试想如果没有借鉴现代体育运动,制定出完善的赛制和规则,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将处在原始、混乱的阶段,无法组织起有序的比赛,更无法传播到全国各地,取得今天的发展。既然能在规则、赛制等方面借鉴现代西方体育,采取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为什么在参赛资格上要拒绝同为中华儿女的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

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不应禁止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应为我国各族人民参加的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竞赛内容的运动会,而不是只允许少数民族参加的运动会。其原因如下:首先,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少数民族之间可相互参加其他民族的传统项目比赛,为什么要把非少数民族拒之门外?其次,当今的中国除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外,还有混血、其他一些外来族裔等。一个开放、包容的比赛不应把其他民族排斥在外,况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得到大家的认识和参与;第三,现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并非少数民族独有,有些也是汉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如龙舟、毽球等。

3 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不能排斥非少数民族运动员的参与

3.1 近现代体育的发展也经历了运动员参赛资格限制到开放的过程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最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从1896年诞生发展到现在,也经历了对运动员性别、参赛资格等条件限制的阶段。由于社会观念和对女子运动员运动能力认识不够等原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许多项目在早期是不允许女子运动员参赛的,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和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现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实现了男女运动员参赛资格的平等。奥林匹克运动会创立之初提倡的是“重在参与”,纯洁性放到了极高的地位,由于担心职业运动员为金钱参赛而玷污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从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国际奥委会一直坚持“业余原则”,禁止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这样就给国际奥委会背上了包袱,一方面,运动员身份难以界定;另一方面,为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业余选手越来越难以承受比赛、训练所需的费用,使得奥运会的观赏性和运动员的代表性都大打折扣。如此一来,国际奥委会内部和其他组织允许职业运动员参赛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奥委会终于在1980年的代表大会上,把有关“业余原则”的规定从《奥林匹克宪章》中删除了。由此可知,在当今体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拒绝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路将越走越窄。

3.2 更深层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被传承与保护的重点,而不是保护少数民族运动员

正如奥林匹克理想、奥林匹克精神等思想体系是奥林匹克运动所传承、推广和保护的重点,而对奥林匹克运动会则采取的是开放的态度一样,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传承和保护的也应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文化、内涵、精神和极具少数民族浓郁风情的体育项目,而不是保护少数民族运动员。拒绝非少数民族运动员,保护少数民族运动员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和保护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因此,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但不能禁止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更应保持开放的态度吸引四方人才,为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到更大的作用。

4 结 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活动内容,不仅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方式和载体,在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上还是有效的手段,允许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将极大的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当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民族风情、文化不一,省情也不尽相同,各地可根据自身情况,允许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例如,全面放开,举办没有资格限制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或举办有资格限制和没资格限制的2个运动会,或举办有非少数民族运动员参赛人数限制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管怎样,开放、包容是趋势,固步自封必落后,至于采用何种开放方法,怎样开放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1]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冯胜刚.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效传承路径的实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2).

G85

A

1674-151X(2017)02-14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3.077

投稿日期:2016-12-08

刘继鑫,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运动会资格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2023年,这四类考生拥有保送资格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春季运动会
幼儿画刊(2018年5期)2018-06-05 02:17:09
春季运动会
小小艺术家(2017年1期)2017-05-31 21:51:11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02:20:38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资格
小说月刊(2015年9期)2015-04-23 08:48:20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