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
(黔西南州公路处,贵州 兴义 562400)
农村公路改造中的关键技术
刘建平
(黔西南州公路处,贵州 兴义 562400)
农村公路旧路实施改造是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必要举措,因而应当加深其路面处理过程中的问题研究。主要分析了旧路改造中的关键基础处理,并结合黔西南当地公路, 为农村公路老路改建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提供参考。
农村;公路改造;路基处理;路面
1.1 水泥混凝土面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得在小雨以上降雨天气施工;冬季施工时,应避开低温天气,如夜间温度在-3°~5°时,须准备覆盖保温、保湿养生等材料;按照工前试验报告或参照C30经验配合比拌和。
混凝土面层施工主要流程一般为:
宽度预控制→厚度预控制→安装模板→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摊铺和振捣→抹面、刻纹→接缝处理→养生→切缝、灌缝。
(1)宽度预控制
①设计路基宽度4.5 m、路面宽度为3.5 m,弯道加宽处或其他渠化另计。
②设计路基宽度6.5 m、路面宽度为5.5 m,弯道加宽处或其他渠化另计。
宽度检查每公里可抽不少于4个点,不小于设计宽度。
(2)厚度预控制
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一般为18 cm。厚度检查每km可抽不少于4个点,不小于18 cm。
(3)模板安装
分幅浇筑的混凝土路面模板应采用钢模板,不宜使用木模,每米模板应设置1处支撑固定架或桩;两模板间紧密平顺,不得有底部漏浆、前后错茬、高低错台等现象,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安装模板。
(4)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混凝土宜采用集中拌和或商品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需有电子计量工具,需树立材料标识牌和配合比公示牌。材料及配合比根据工前试验报告控制,也可参照表1、表2经验配合比。
表1 C30混凝土经验配合比(水泥:P.C.32.5)
表2 C30混凝土经验配合比(水泥:P.C.42.5)
①不能采用人工拌或就地拌和,并采用专用罐车运输,有利于控制路面面层材料的质量。
②混合料拌和后应均匀一致。如有生料、干料、离析、或外加剂、粉煤灰成团现象的不得用于路面。
③运输到现场的拌合物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和易性),拌合物出料到运输允许最长时间为45 min、到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约为75 min(平均气温在20~29 ℃)。
④装料时,自卸车挪动车位,防止离析,搅拌楼卸料落差不应大于2 m。
(5)混凝土摊铺、振捣、整平
混凝土摊铺应避免堆积,靠边角处需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整块板需采用振动梁、振动板以及平板振捣器整平,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浆为止后视为振捣到位。
(6)混凝土抹面、刻纹
①首先使用机械完成初步抹平,在析水现象全部停止、砂浆具有一定稠度时(俗称收浆),人工使用小抹子收光抹面。
②抹面时操作人员必须在跳板上操作,不能蹬踩混凝土板面。
③在终凝前,应及时完成刻槽(刻纹),刻槽(刻纹)深度一般路段2~3 mm,特殊路段(弯道、陡坡)适当加深。
(7)接缝处理
因不能连续施工时,需对施工缝作处理,清除多余残留混凝土,保证接头处混凝土密实,新老混凝土交界面需作凿毛处理,或作断缝处理。
(8)养生
在混凝土终凝,人能行走后及时养生,养护方法有覆盖养生、喷洒养护液养生等,混凝土浇筑后应对路面进行保湿养生,特别要注重前7 d,一般养生天数为14~21 d。高温天气不宜少于14 d;低温天气还需保温养生,不宜少于21 d。混凝土路面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
(9)切缝、灌缝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气候及混凝土的凝固情况及时切割横向缩缝,时间一般控制在3~7 d,横向缩缝间距一般4~6 m切割一道,切缝深度不得小于6 cm,切缝宽度控制在4~6 mm,并及时采用沥青灌缝。
2.1 将中低级路面改建为沥青路面
在原先的中低级路面的改建过程中多是由于原先路面的排水性不够稳定因此无法直接加铺沥青面层,需要原先的路面实施挖掘翻松后再掺加一些原料改善其水稳并在做好排水设计的基础之上实施路面改建,通常加入的材料为石灰和粒料。在提升水稳定性后需要检查原先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若其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则可以直接采取铺装施工,若不符合要求需要采取一些方式予以改善。改善的方式有:(1)路拱不符合实际施工需求需要再次翻松、铺平调整路拱直至符合需求;(2)路拱符合需求但是有坑槽则需要对局部修正保证路拱的平顺和稳定。
2.2 改建原先老旧的沥青路面
若农村公路原先便有沥青路面则可以依据沥青路面的弯沉值采取补强措施,在不铲除原先路面的基础之上对其实施再生利用,同时需要对原先局部出现的坑槽和不稳定部位予以修补之后再进行补强,同时要对于有严重裂缝的道路采取防治裂缝反射的措施后再展开补强。
在农村公路旧路改造中应当尽可能的利用原先的道路实施改造,同时计算好其承载强度采取恰当的方式完成旧路的改造任务,提升农村公路的实际使用价值。
[1] 牛志忠.农村公路旧路改造中的路面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21-23.
[2] 邓婷.旧路改造工程路面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旬刊,2013,(12):56-57.
[3] 刘天林.我国公路旧路面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41-42.
2017-01-16
刘建平(1970-),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与桥梁。
U418.8
C
1008-3383(2017)03-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