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梧桐”

2017-05-08 23:07:42李金泽
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闺中梧桐树梧桐

李金泽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出自《诗经·大雅·卷阿》)远古先人的一声高唱,就让那棵枝繁叶茂的梧桐,作为诗的意象扎根在了詩的源头。

梧桐干直、根深、叶阔、婆娑,引发了人们无限丰富的想象,被赋予无限丰富的内涵。“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传说中的凤凰,你这灵禽异鸟,非梧桐不栖?是你,还是这梧桐不同寻常?

宋代的王安石毕生致力于变法,在革新变法中,受到种种打击,却毫不气馁,百折不挠,一首《孤桐》,刻画的是梧桐的形象,道出的却是诗人的品格与节操——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钦佩梧桐的“质森森”,钦佩诗人的“岁老壮”!

同样的一株梧桐树,在不同人笔下却是那样的不同,中唐诗人孟郊的《列女操》有云——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梧桐共老,鸳鸯同死”,何其忠贞不渝!此诗不由让人想起《孔雀东南飞》中“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刘兰芝和焦仲卿充满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善良的先民,让在人世间没有圆满爱情的焦、刘二人,九泉之下相拥相爱,若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我们礼赞梧桐的“相待老”,礼赞百年好合的爱情。然而“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中的梧桐在诗人眼中又若何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啊,你撩拨着诗人的情思,言不尽世间的愁绪。彻夜无眠,万籁无声,雨打梧桐的声音多么响亮,点点滴滴都像小锤轻轻地敲打在离人的心头。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采用对比的手法这样写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是啊,那春风桃李,这秋雨梧桐,反差是何其大。失去杨贵妃的唐玄宗,孤身一人在宫中品味着浓浓相思酿成的精神苦酒。触物伤情,睹物思人,苦苦追求,但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唯见桐叶飘飘,雨潇潇。

感谢梧桐,感动诗人笔下的“离情苦”。正是它安慰了我们狂躁不安的心跳,涤濯了世人尘封已久的心灵。

闺中少妇上翠楼,情寄梧桐抒幽情。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一群特殊的人—— 思妇,许多诗人借梧桐对她们的所遭所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挑尽金灯红烬,人灼灼,漏迟迟,未眠时。斜倚银屏无语,闲愁上翠眉。闷杀梧桐残雨,滴滴相思。”韦庄的一首《定西番》尽言闺中少妇对征人的牵挂和思念。

“秋来到,渐渐凉,寒雁儿往南翔。梧桐树,叶又黄。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这直白如话的《梧叶儿》中寄予了无尽的相思和剪不断的离愁。

祝福梧桐,让它们就更高大一些吧,是它们让闺中思妇多少有了点情感的寄托。

一阵风过,盘桓在梧桐树下的我,思绪飘飘,不禁又想起了李煜和李清照。饱经战乱,国破家亡,才有了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佳句,一钩弯月,梧桐深院锁清秋,亡国之痛,虏臣之悲,故国沦亡,相思情切切。南渡后的李清照和李后主是何其的相似,“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对命运的追问,还是借梧桐发出了她被压抑已久的惆怅?

面对迎风而立的梧桐树、随风飘零的梧桐叶、点点滴滴的梧桐雨。并由此而引发的千愁万绪,我不禁掩卷深思:梧桐啊,是你唤醒了诗人,还是你就是诗?

相关链接

梧桐有青桐、碧梧、青玉、庭梧等名称。是我国有诗文记载的最早的著名树种之一。

汉代梧桐树被植于皇家宫苑,魏晋时种植梧桐树开始增多,大规模种植梧桐树则是前秦王苻坚,唐代种植梧桐树极为普遍。宋代种植梧桐树也很多。元代庭院种植梧桐造景,明代梧桐树常栽植在庭前、窗前、门侧、行道旁。清代种植梧桐树的热情不减,康熙时浙江著名文人高士奇于隐居处嘉兴平湖城建“江村草堂”园林,园中辟有“碧梧蹊”景点。近现代以后,梧桐树被全国各地广为种植,机关、学校,工厂、公园、风景区、街道两旁等,均见有梧桐树的身影。

梧桐的象征涵义:高洁品格;忠贞爱情;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猜你喜欢
闺中梧桐树梧桐
绿萝
梧桐
罗汉涛
雨中的梧桐树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32
梧桐花开
梧桐树下
梧桐树下
学生天地(2018年21期)2018-09-11 06:20:34
“闺中喜事”箱盒、玉石文化传承展在深圳盐田举行
中国宝玉石(2018年3期)2018-01-28 14:09:55
梧桐深处凤未归
那棵梧桐树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