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
——以西安钟鼓楼广场为例

2017-05-03 18:12:32李静岩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钟鼓楼西安广场

李静岩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
——以西安钟鼓楼广场为例

李静岩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之间的密切交流对地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城市休闲广场是供公众游憩的重要场所,同时还兼有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功能。如何在城市休闲广场的设计中体现地域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城市休闲广场特点的剖析,总结出在休闲广场的设计中表达地域性的意义,并提出地域性在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选取文化氛围浓厚的西安市为例,结合当地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广场进行分析,从空间区位、空间结构、建筑单体、景观构成要素等几个角度探究地域性在该广场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希望能够为以地域性为基础的城市休闲广场设计提供借鉴。

休闲广场;地域性;西安;钟鼓楼广场

随着城市休闲广场建设的高速发展,其面貌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在迎接新形象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无法复得的东西——地域性。

在大规模新建的过程中,一些曾经存在于城市休闲广场里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城市休闲广场也因此丧失了独特性。历史上形成的步行道、牌坊、建筑小品、铺地等,这些代表广场实体形态的设施可以完整表达广场主题和历史文脉[1]。然而它们被大量毁坏,威胁到城市休闲广场在空间形态和时间序列上的相容性和延续性。事实上,在现代城市休闲广场中有意识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性,展现其特色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将使城市休闲文化广场蕴含更加浓厚的地方韵味。

1 城市休闲广场的特点

城市休闲广场是供人们休憩、游玩、演出及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的重要行为场所。它不仅具备广场所共有的特点,更有其独特的属性。

首先,休闲广场具有标志性。作为“城市名片”,休闲广场一般通过广场上的主题标志物,如主体建筑、主体雕塑、纪念碑、主体喷泉形成的主题空间等,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其次,它具有地方性。休闲广场一般是作为城市旧城改造和重塑城市形象的姿态出现的,它的主题选择和设计手法应该从民族、民俗、历史、生态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地域独特性。最后,休闲广场具有人文性。它主要供公众使用,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的休闲场所为主要目的,任何人均可以于任何时间在休闲广场中通行或游憩。因此无论休闲广场的整体面积大小,其空间形态要符合人的环境行为规律以及人的尺度,并在广场中设置符合当地市民生活习惯的活动场地、休憩设施以及可供观赏的景观等,方便市民在广场中自由活动,放松身心[2]。

正因为城市休闲广场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对它而言地域性的表达具有现实意义。具备地域特色的休闲广场能够生动地展示出城市的形象,赋予城市较为清晰的可识别性,同时也能够为市民提供熟悉而亲切的休闲环境。

2 地域性表达在城市休闲广场中的意义

地域性是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生俱来的特性,并最终反映在人生存的社会环境中。最能够体现地域性的是某一地域的文化价值取向,那些使自身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有特色的东西,是生活在那个特定地域中的人们依据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在建设自己的生活家园时自然而然得出的特殊的解决方式[3]。

每一座城市,由于其历史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族信仰、发展经历、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等的不同,形成的城市文化内容和形态必定不尽相同,休闲广场就是反映城市文化的窗口之一。每个城市的休闲广场应根据自己城市的个性特色弘扬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色彩,而不是盲目照抄另一个城市中休闲广场的风格或具体形态,也不应该随意转嫁另一个广场的文化特色。

城市休闲广场需要突出其所处地域的特色,包括自然特色和社会特色。其中社会特色更具有代表性,包含人文和历史两方面特性。自然的、地方的、民族的特色成为城市休闲广场形象的本色、色彩和氛围。因此,城市休闲广场的建设应在顺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继承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这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的吸引力[1]。

3 地域性在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中的表达方法

现如今的城市中,公众集聚的空间不再是盲目的商业和人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文化水平高,技术和艺术造诣深厚,开放而广阔的市民层的生活舞台。在以延续和发展地域文化为目的的前提下,休闲广场不仅能满足公众的日常交往需求、合理解决功能布局、构筑和谐的空间,它还是传递旧有文化和融合当代文化的物质空间。而休闲广场中的文化必须在公共空间这一特定载体中得到实现,这就对城市休闲广场的空间环境的建设提出了要求[4]。

3.1 设计原则

要塑造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城市休闲广场,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系统性原则、人性化原则以及延续历史文化原则。

城市休闲广场应结合周围环境特征和城市现状肌理进行设计,从城市空间体系的整体构思出发,将广场纳入城市文脉之中,充分考虑城市景观的完整性。城市休闲广场设计中最重要的宗旨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憩空间,判断人性化的标准就是要看广场的布局是否与公众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的内容、形式相符[5]。只有当地人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便利和舒服,才可以称其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性化休闲广场。此外,休闲广场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例如运用地区独特的色彩、纹饰作为广场的点缀,孕育出该地区独有的场所精神。

在休闲广场的设计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历史,还必须站在“今天”的视角,通过广场反映出现代生活和文化特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使广场文化有所创新,真正做到历史与现代的相汇与交融。

3.2 设计方法

城市休闲广场中的地域性,可以通过广场的空间形态和蕴含的历史元素这两方面来体现。

3.2.1 空间形态方面

要体现出地域特色,城市休闲广场首先要做到在整体的尺度和形态上与城市肌理、城市空间体系相协调。一般休闲广场的面积大小是由城市大小决定的,但是将休闲广场的整体尺度与周边传统建筑的比例协调统一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城市休闲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要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休闲广场的规划性质,调节广场宽度,控制周边建筑与广场之间不同的高宽比,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氛围,自然地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6]。

此外,城市休闲广场的布局要符合本地人的使用需求。从使用角度来看,休闲广场中应提供足够的硬质铺装供人活动,还要有一定比例的绿地景观,既可以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也可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7]。同时,必要的附属服务设施也应配备充足。从观赏角度来看,人们在广场上需要对广场上主体建筑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另外,建筑小品在阐释城市特征、表现城市文化、彰显城市品格等方面匠心独运[1],因此设置一些符合人们尺度的、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雕塑、喷泉等充实内容,会使休闲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并且可以让广场文化的内在品格得到凝聚、激发和凸显。

3.2.2 延续历史文化方面

城市休闲广场的整体环境设计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以本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为依据,让人文和广场环境设计结合起来。

首先,要充分利用城市休闲广场的现状环境。在设计之初,既要维护好广场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挖掘其内在潜力,还要有计划地利用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从休闲广场本身来看,只有认清广场自身的自然特色和因之演化而来的历史文化特色,才能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同时,休闲广场又是依附于周边环境而存在的,保护好休闲广场周边的自然和历史环境是树立文化个性、提升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

其次,要保证城市休闲广场中历史文化的可持续性。在休闲广场的空间环境文化中,不仅需要短期的规划,同时应考虑历史文化风格的长期性,使其长期发挥效益。

另外应该从细节入手,塑造城市休闲广场形象文化。休闲广场的形象可以通过广场的空间布局,广场上建(构)筑物的造型、风格、色彩,绿化景观等众多元素来体现。还要挖掘城市广场的娱乐文化、生活习俗、节庆礼仪,呈现来源于百姓生活的、真实朴素的历史文化[8]。

4 西安钟鼓楼广场中地域性的表达方法

西安的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在生态、地理、民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这种地域文化仍在当今的西安市散发着自身魅力,西安钟鼓楼广场就是展现这种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之一。它的区位选择、空间布局、景观构成要素等多个方面均能够体现出西安市的地域特色。

4.1 空间区位

西安钟鼓楼广场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于1998年建成使用,因两旁的钟楼和鼓楼而得名。广场东西长为270 m,南北宽为95 m,面积共计2.18 hm2[9]。

西安钟鼓楼广场位于西安市中轴线的中心,旧城内东西南北4条商业大街的交汇处(图1)。钟鼓楼广场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使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宏观角度来看,广场位于西安市旧城中心,集商业、娱乐和观赏功能于一身,已经逐渐成为西安市的经济文化中心,是西安市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广场。从中观角度来看,广场处于西安市东南西北4条主干道的交汇处。现在已基本形成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竹笆市、德福巷、书院门、碑林,北至化觉寺、清真寺的旅游中心。从微观角度来看,广场位于西安市的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丰富多样的商业建筑为广场引进了大批人流,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很好地带动了钟鼓楼附近的经济发展。

图1 西安钟鼓楼广场位置示意图

4.2 空间结构

4.2.1 整体尺度

在风水学中讲究“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尺度概念。“千尺”折合成现代尺度为230~350 m,在西安明城中体现出“千尺”的尺度对城市街区尺度的控制作用。

明清时,城中的最小等级的街区尺度东西向在50~250 m之间,南北向在30~120 m之间。在现如今的建设过程中,一些大型的建筑群进深占据了整个街区,因此这个尺度同时也是大型建筑群的规模控制尺度。钟鼓楼广场在整体尺度设计上,东西长270 m,南北宽95 m,基本上遵循和承载了西安城这一尺度模数,传达出了这一深层文化内涵[10]。

4.2.2 平面分区

钟鼓楼广场地面上共分为5大区域:中部主体部分是沿西大街北侧的绿化广场,它是钟鼓楼广场最大的空间单元,面积达9 425 m2,可接纳众多游人漫步其间;东部临钟楼与钟楼盘道处的三角形地段为6 274 m2的下沉式广场,通过东南侧的大台阶与地面相通,加强了这一下沉空间的开放性;西部临鼓楼,在紧临鼓楼盘道设置小型地面停车场,并在鼓楼的东西轴线的沿线上设计一条下沉式商业街与下沉式广场相通;北部跨过下沉式商业街为一排3~4层的仿明式商业建筑[9],安置了“同盛祥”“德发长”“王海棠”等久负盛名的老字号店铺;南部临西大街,由行道树、街道围合(图2)。

图2 西安钟鼓楼广场功能分区示意图

在1983年修改城市规划时,原本独立存在的钟楼和鼓楼两座向心型广场被打开,形成了如今的开放式广场。这样在为市民提供市中心的开放空间的同时,还可以将广场南北两侧的标志性建筑、旅游景点联系起来,共同组成一个步行系统。

作为钟鼓楼广场的主体部分,绿化广场被石板分隔成了方格网状绿地,形成了九经九纬,恰如其分地呼应了唐长安时期棋盘状街坊的结构(图3)。融合了地方特色与历史文脉的绿化广场呼应了钟鼓楼广场的立意,丰富了城市空间,并为市民提供了交流、休憩、娱乐的室外绿色空间。另外,广场的下沉部分与大台阶结合,可以组织群众性的文艺、庆典活动。在传统结构肌理的西安内城,非常缺乏这样的场所,因此广场也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起到了调整和改善的作用。

通过立体化的空间处理和现代城市设计方法,将钟鼓楼广场与商业中心相融合,很好地解决了旧城中心的保护与更新的主要矛盾。这样的广场给城市中心带来新的活力,将保护人文环境与振兴地区经济协调并存。

图3 绿化广场鸟瞰图

4.2.3 整体高度

“晨钟暮鼓”是古代城市管理与当地民间习俗的重要一环,因此钟鼓楼广场的建设理应以钟鼓楼的建筑形象为主体。

从历史上该地段具体空间形态看,早在盛唐时期,这里就是执行国家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所在地;明清两代历时500余年间,这里均为西安府署等官府所在地;民国期间也是长安县政府等行政机关,并没有其他里坊民居。此地段的东西两端分别有高踞在崇台之上的钟鼓楼,两楼之间则是低矮的坡顶平房。50年代以来,两楼高耸的立体轮廓依然如旧,但官府衙门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沿街的124户临时铺面和其后拥塞的296户简易民房,成为密度大、质量差的危房改造重点地段。由此确定,广场设计应保持两楼高耸、中间低平的空间特征,这样也可以保证钟鼓楼之间良好的视线通廊。

钟鼓楼广场通过布置下沉式广场和下沉式商业街来突出钟楼与鼓楼的形象,以这两大古迹为视觉、空间及文化的主导因素。在空间处理上吸取中国传统空间组景经验,为古城西安提供一个“城市客厅”,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西安城的象征。同时,高差变化的设计手法传承和暗示了西安城市形态在关中盆地的布局,也呼应了这座老都城建城时沿用的传统城市规划思想,通过人工地形抽象地反映出都城宏大、方正、整齐、对称、棋盘式的格局和粗犷、豪壮的建筑文化风格[10](图4)。

图4 西安钟楼广场地形设计意象图

4.3 建筑单体

钟鼓楼广场上新建了传统风格的商业建筑。为了实现风格的统一,新建建筑的尺度选择在考虑到钟鼓楼的同时,还要参考历史上同类建筑的规模及形制。

钟楼鼓楼高度基本都在36 m左右,是明清时城里最高的高度。就单体而言,钟鼓楼的规模与尺度在明城内是最大的,而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居住建筑的尺度则逐级递减(图5)。钟鼓楼广场的地面主体建筑定位为公共性质的商业建筑,根据西安城内4类典型的历史建筑尺度来判断,其建筑尺度基本控制在18 m左右的范围内。基于明代时期对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广场上的建筑形式强调了明式风格,并沿用了关中地区的马头墙形式,与北院门一带的建筑风格一脉相承,尊重了环境的传统历史氛围,使得钟鼓楼在广场中突出了它们的主体地位和控制力[10]。

图5 西安城内4类典型历史建筑尺度分析

4.4 景观构成要素

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更新之间,景观小品是传统形式与现代空间的融合剂。钟鼓楼广场内的景观小品把握了西安地域历史文脉,并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景观小品在广场中沿水平面布局,和其他地域文化载体共同在视觉、心理和历史文化上将钟楼、鼓楼连接在一起,衬托了二者的主体地位与广场要传达的地域文化内容。

设计中还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传达着古城历史文化的脉络和新时代的脚步。例如广场中部用多层次的创作手法引入了水元素,设计了一组由蓝绿色透光玻璃仿屋面、亚光不锈钢仿四角攒尖屋脊形式的“四小围一大”的玻璃锥塔雕塑喷泉。这组喷泉的造型呼应了钟鼓楼建筑的屋顶形式,不但具有雕塑的艺术属性,同时还为地下层商场共享中厅起采光功能(图6)。

图6 广场上的塔泉与钟楼相互呼应

广场上的石凳、石灯、栏杆、花池等小品是对西安的历史、传统建筑构件的提炼与抽象,均体现了历史古都西安的大气、古朴、粗犷等特色[10]。这样的设施与广场上的其他元素搭配布置,例如在塔泉附近设置可坐憩的长条石台,可以使人们在纵览钟鼓楼遥相呼应的美景之余,拥有一些放松身心的空间。

在材质与色彩的选择上,钟鼓楼广场继承和传递了西安明城传统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材料、质感、肌理传达出了西安城砖、木、石的构成特点,色彩上以灰、黑、红为主,传达出了西安城的整体色彩意象[5](图7)。

图7 广场上的色彩和谐统一

总而言之,西安钟鼓楼广场中处处可以体现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当市民漫步广场时,历史符号不停地在眼前跳动,历史内涵和地方特色的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人们获得了超越时空的连续感和浓郁的人文氛围。

钟鼓楼广场的建设是西安旧城改造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为调整城市结构发挥了重大作用,使之适应于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对带动中心区的经济复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营造出古都西安城市保护与发展的杰作。

5 结束语

城市休闲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承载了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两重元素,是体现城市地域性的重要载体。富有地域特色的休闲广场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个性象征,也是区別于其他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城市休闲广场设计时,应该基于地域文化,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场所环境,运用现代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和先进的设计手法,设计出具有鲜明时代感又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休闲广场。

[1]鲁天义.我国现代城市广场对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扬[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30-34.

[2]韩义娟.城市休闲广场的地域性设计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10.

[3]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J].建筑师,2004(3):68-75.

[4]王珂,夏健,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0.

[5]于英.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研究[J].城市建筑,2011(10):108-110.

[6]朱元恩.解读城市广场建设的盲点[J].中国园林,2004(2):49-51.

[7]孙凤岐.营造具有良好空间品质人性化的城市广场[J].建筑学报,2003(5):31-33.

[8]卢丽.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以澧州文化广场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18-24.

[9]张锦秋.晨钟暮鼓,声闻于天:西安钟鼓楼广场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96(6):36-39.

[10]武鹏.城市广场营造中的地域文化载体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48-50.

The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Design of Leisure Square,——Take Xi'an Bell & Drum Tower Square as an Example

LI Jingy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close exchanges of culture has made a huge impact on regional culture,which appeal to peopl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Leisure square is significant for people to recreate,as well as for the city to exhibit its special image. How to make leisure square design basing on regional culture has aroused concern. 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of the feature of leisure square,concluding the necessary of localization showed in the design of this kind of square. Then the paper makes a summary about what to do when make the leisure square design based on localization. Xi,an,as a city with long history,has unique appeal. So the case of Xi,an Bell Tower and Drum Tower square is showed,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inciples and the methods that are mentioned from several angles,such as location,space structure,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elements. Hoping these can provide meaningful reference to make urban square design basing on regional culture.

leisure square;localization;Xi,an;bell and drum tower square

TU984.18

:A

李静岩(1990-),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村镇规划与设计。E-mail:738475968@qq.com.

猜你喜欢
钟鼓楼西安广场
钟鼓楼
春天的广场
幼儿100(2023年13期)2023-05-04 08:32:06
西安2021
Oh 西安
在广场上玩
幼儿画刊(2020年9期)2020-11-04 01:27:52
西安钟鼓楼下论飞行(第五站)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10
钟鼓楼下的素简时光——北京藏素企业总部会所
现代装饰(2017年12期)2017-05-22 02:41:15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广场上的大钟
读写算(上)(2016年11期)2016-02-27 08: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