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兵学文化研究

2017-05-02 03:42:49王鹏继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兵学黄河口孙子兵法

王鹏继

(东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 东营 257091)

黄河口兵学文化研究

王鹏继

(东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 东营 257091)

黄河口兵学文化孕育于中国2 500多年的战争实践,发端于东夷文明尚武思想传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兵学文化土壤,以核心典籍《孙子兵法》等兵书问世为成熟标志,历经不同历史时期军事战争实践检验、修订、完善,至近代民族危亡之际发展衍生为“红色刘集”革命军事文化为主题的兵学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应把黄河口兵学文化提升到文化遗产的高度认识,加大黄河口兵学文化研究力度,推动兵学文化在各领域的应用,以促进黄河口兵学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

黄河口兵学;文化;历史学;文化遗产

黄河口兵学文化孕育于中国国内2500多年的战争实践,是历代黄河口先民遗留给东营这片土地的宝贵财富和珍贵文化遗产。发展过程虽有起伏,但世代传承脉络清晰,内容经时代变迁与军事战争演变不断与时俱进,至近代为争取民族独立奋起抗争的战争洗礼,又拥有了鲜明的民族精神,衍生出以“红色刘集”为主题的革命军事文化思想,在更高层次上赋予新的意义与内涵。至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形成目前主题鲜明、应用领域多元的发展局面。

一、黄河口兵学体系界定

(一)黄河口兵学体系内涵

黄河口兵学体系,是指自古以来在黄河口①地域军事战争实践中萌发,发端于东夷文明尚武思想传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古齐兵学土壤,以核心典籍《孙子兵法》等兵书问世为成熟标志,历经不同历史时期,经军事战争实践检验、修订、完善,至近代在民族危亡之际发展衍生为“红色刘集”革命军事文化为主体的兵学理论体系。

(二)地域特征

作为黄河口历代先民社会生产、军事实践的一种文化遗存,黄河口兵学体系具有典型的黄河口地域特征,出于具体研究的目的,文章对于黄河口兵学体系的内涵界定是以地域为标准,即以东营市地域范围为标准。

一是黄河口兵学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均发生在古东营境内或与东营有关。东营境内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区域是南部广饶县与西部利津县(北部垦利县和河口区、东营区大部分地域系近代黄河泥沙造陆所成,仅有近百年历史),距今8000年左右开始有人类居住,当时应属于东夷族居住范围,受东夷文明熏陶影响。

二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东营地域属齐国统辖范围,受齐兵学文化影响与熏陶,有关柏寝台的记载就证明了这一点。柏寝台位于今广饶县花官乡桓台村南,建于齐桓公十年(公元前676年),距今已有2 600多年。柏寝台原称路寝,是齐侯的行宫,《蹲蟠》记载:“经二十有六年,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此乎?”[1]《韩非子》中记载:“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2]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亦有类似记述:“齐景公三十二年,慧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3]由之可见,柏寝为齐侯行寝之宫室当不容置疑,齐桓公筑起巍巍高耸的柏寝之台,无疑是齐国强盛的象征。

表1 黄河口兵学文化发展关键进程与相关考古证据②

三是黄河口兵学文化的标志性典籍《孙子兵法》著者孙武已经有详实、可靠的证据证明是古乐安(东营)人。2014年新发现的一块在山东省广饶县阳河之滨出土的《唐故乐安孙公及故夫人汝南周氏墓志铭》③,成为孙武故里即孙氏祖居乐安地望在广饶之新证。它不仅直接地显现了汉代孙邕至唐代孙遇这一支孙氏祖居乐安地望是今广饶县,而且对孙邕“其先与齐同姓”即由田姓赐为孙姓而食采于乐安的孙书、孙武(《孙子兵法》作者)的故里文化、人文历史和谱系研究,增添了新的出自本乡本土的文物实证。

二、黄河口兵学理论的先进性分析

从黄河口地域角度分析,黄河口兵学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有四个关键性发展时期,与当时相邻地域或同时期其他文化谱系相比较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一)发展源头的先进性

东营境内南北陆域形成和建置时间有较大差异,南部广饶县境内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部利津县大约成陆于春秋战国时期,北部垦利县和河口区、东营区大部分地域系近代黄河泥沙造陆所成,仅有近百年历史。

东夷土著族应是东营地域最早的先民之一,他们所创造的东夷文明是今天黄河口文化的源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东夷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相对于当时组成华夏文化的其他谱系来说在当时是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的,东夷族创造的黑陶成为龙山文化的代称,“黑陶文化”成为“龙山文化”的代表[4]。东夷文明先进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当时所拥有的军事实力,东夷人的尚武之风,至春秋战国时的齐国相继而盛,构筑了齐兵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坚实基础,也是黄河口兵学发展的源头。

(二)发展基础的先进性

齐兵学是黄河口兵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春秋时期齐兵学出类拔萃、率先卓异于其侪辈,首当归于其悠久的兵学传统。太公自建立齐国始,“因其俗,简其礼”,大量沿袭东夷人旧有的风俗,特别是土著齐人的尚武之风,至齐相继而盛;太公是周初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奇计与韬略成为中国古代谋略智慧的典范,故齐国自立国之初便崇尚兵学,太公的谋略智慧,成为齐国兵学的重要特色,也由此成为齐国兵学的奠基者。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得天独厚的客观环境,兵学文化和兵学传统在齐国也得以形成和发展,成为齐国称雄争霸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核心典籍的先进性

以《孙子兵法》为核心的齐兵学是黄河口兵学文化的发展核心要素。齐兵学不仅杰出兵家多、著名兵书多,而且是先秦兵学的主体,代表着先秦兵学的发展水平。孙武之所以被尊之为“兵圣”,《孙子兵法》之被称之为中国古代第一兵书,就在于孙武及其兵法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兵学成就。齐兵学自太公奠基之后,薪火相传,到春秋战国时期得到高度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兵学理论。前有经略大师管仲,后有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等兵学名家,他们既有实际指挥军事斗争的才能和实践经验,又有科学理性的兵学理论,正是由于他们辉煌的军事实践及其传颂直今的兵学名著,才有齐国兵学甲天下之嘉誉。特别是孙武、孙膑承前启后各自撰著了杰出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领城里划时代的理论革命,成为中国兵学文化的一座丰碑。

(四)红色革命实践的先进性

黄河口兵学思想至近代在民族危亡之际发展衍生为以“红色刘集”为主题的革命军事文化思想,塑造了黄河口人不屈不挠、宁折不弯的革命精神和奋勇拼搏、敢为天下先的性格。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境内就有党的活动,1925年成立的中共延集支部、刘集支部,均属于全国最早成立的农村党支部,其中中共刘集支部保存了中文首译本《共产党宣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很多仁人志士,为谋求革命胜利、民族独立与国家强盛而上下求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清水泊、广北、渤海垦区等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主题,传统兵学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目前黄河口兵学文化主题鲜明、应用领域多元的发展局面。

三、黄河口兵学体系应用与发展

国内外对于黄河口地域文化的研究尚无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现有黄河口兵学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但是缺乏对《孙子兵法》渊源与传承的历史视角,更忽视了孕育《孙子兵法》的黄河口这片土地的地域和文化独特性。黄河口这片土地孕育出孙武及《孙子兵法》,与这片土地上发源于东夷族尚武思想及齐文化中先进的军事思想和历史背景密不可分,并且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学思想在近代又进入以“红色刘集”为标志的新的发展高潮,这一点现有成果很少论及;现没有学者将《孙子兵法》、东夷文明、古齐兵学、“红色刘集”革命思想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加以考虑,也没有把黄河口兵学思想提升到黄河口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高度来加以研究。因此,当前应尽快明确思路,加大黄河口兵学文化研究力度,对研究成果较为薄弱的东夷文明在东营地域的传承、东夷文明尚武传统与齐兵学的传承、“红色刘集”精神与黄河口兵学思想的传承关系、兵学思想在济军基地和企业管理的确良应用等关键领域重点突破,以其尽快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黄河口兵学文化历经2500多年的发展,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先辈人遗留给东营这片土地的宝贵财富和珍贵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与国际形势,对黄河口兵学文化体系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时期应提高对黄河口兵学文化的整体认识水平,加大兵学思想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推进作用的研究。

黄河口兵学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是黄河口历代先民社会生产、革命军事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智慧思索的结晶,特别是黄河口兵学文化的核心典籍《孙子兵法》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运用了辩证法的一些基本原则来认识战争,驾驭战争,把战争引向胜利[5];郭化若则指出,孙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朴素的唯物论战争观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6],在社会诸多领域有较高应用价值。

(一)企业管理与竞争领域

兵学思想理论中有关军事战争的谋略、战法在当代“商战”领域应用广泛,如《孙子兵法》中指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认为不经过征战而能使敌国、敌兵完全屈服于我,是兵战竞争的上策。这一理论在商战领域更具指导意义,两者竞争必有一伤,并且双方都有消耗,导致社会财富的减少,并非经济学理论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市场是瞬息万变的,经营者应依据市场变化灵活采取对策。索尼公司应用孙子的这一思想取得了成功,50年来索尼“以正合,以奇胜”,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支撑企业发展。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84年销售汽车830万辆,居世界首位,其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总结其成功的秘诀就是“从2000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写的《孙子兵法》一书中学了许多东西”,从而使他获得了一个“战略家的头脑”。

(二)竞技体育领域

竞技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对抗和竞争性,兵学理论中的相关谋略和智慧可以很好地应用在体育竞技项目中。如《孙子·谋攻》中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毛泽东《论持久战》指出:“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意思是在军事纷争与竞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必败的份儿了,这一理论同样在体育竞争项目中适用。

(三)管理与领导领域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道、天、地、将、法”,是优秀经理人领导艺术与诀窍的精华所在。对于企业来说,领导的最高艺术是让组织正常、快速且有效地运作。《孙子兵法》中讲“道者,令民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意思是上下同心,为同一愿景全力以赴法。再如法指的就是曲制、官道,也就是内部管理的艺术,企业中总有一定的法令及伦理规范,必须令出必行,行而有果,工作绩效才会卓越。跨越这条法令红线者的赏罚是否分明服众,关系到领导者日后号令员工的权威与贯彻程度,轻忽不得。

(四)人才任用与培养

《孙子兵法》中十分注重军事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认为“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提出了五条标准:“智、信、仁、勇、严”,在现代战争中对于将士的个人技能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技术战争是人才的较量。而孙子的五个标准也确实符合现代战争中对人才的需求。智,就得做到有高超的学习能力,能掌握众多的高科技知识、地理天气知识、军事设施运用知识等,还得兼备优秀的指挥领导能力;信,必须做到心口如一、赏罚分明;仁,则是要以“仁”来领导管理军队,从而使士兵视死如归;勇,要求勇敢果断,有为国捐躯的精神,在领导作战时该退则退,该进则进;严,就必须能够严密制定作战计划,能有正确的分析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就涌现出了许多这样的军事人才,如:美利坚的恺撒大帝—麦克阿瑟、英格兰的冰火将军—巴顿、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他们都是《孙子兵法》中对将士的五大要求的标准体现。除此之外,孙子兵法在外交领域、领导艺术、人事管理、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指导价值。

四、结语

黄河口兵学体系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华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其传承自8 000年前的东夷族人“尚武善战”的文化传统,至春秋战国时期发扬光大并传承至今,塑造了黄河口人不屈不挠、宁折不弯的革命精神和奋勇拼搏、敢为天下先的性格,至近代更是孕育出了以“红色刘集”为主题的优秀红色革命文化;目前“兵学文化”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等方面,催生出了华泰集团、万达集团、科达集团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和大王镇等全国百强乡镇,促进了东营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加强东营市兵学文化的研究,明确其文化体系和历史地位,对于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区域经济转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 由于具体研究需要,本文所提的“黄河口”无特殊说明特指东营市。

② 资源来源:东营市文物局。

③ 《孙遇墓志铭》于1977年在广饶县阳河沿岸的大王人民公社孙家庄发掘出土,出土后一直被丢弃街头,后被一文物贩子发现,卖于青州某文物商店。2008年春,青州刘序勤先生发现其对考证孙武故里之所在有重要历史价值,将其购得,在其去世后,由弟弟刘序景先生于2015年捐赠给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1] 左丘明.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六年[M].北京:中华书局,2016:347.

[2] 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441.

[3]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2014:2396.

[4] 任重.东夷文化的历史沿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7-71.

[5] 任继愈.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因素[N].光明日报,1954- 04-21(01).

[6] 郭化若.论孙子军事思想与哲学思想[N].文汇报,1961- 08- 03(03).

[责任编辑] 尹 健

2017-02-02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5WE43)

王鹏继(1984—),男,山东即墨人,东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科学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7.01.020

E89

A

1673-5935(2017)01- 0071- 04

猜你喜欢
兵学黄河口孙子兵法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孙子研究(2022年5期)2023-01-08 01:46:30
跟您走向黄河口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孙子研究(2022年2期)2022-06-09 08:21:36
黄河口的小康图景
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18
悠悠黄河口,浓浓黄河情
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08
《孙子兵法》组歌
黄河之声(2021年11期)2021-09-18 03:08:24
“ 孙子兵学与建军之路征文”启事
孙子研究(2017年2期)2017-04-11 11:20:12
黄河口秋意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军事历史(2002年1期)2002-08-16 07:33:00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军事历史(1992年1期)1992-08-16 02: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