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滴灌技术成为农业灌溉的一种常见的方式,这种方式由于其节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滴灌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其的正常的使用。本文就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滴管;技术;过滤
1、滴灌技术的优点
1.1 保持土壤结构。由于传统沟洼灌受到比较大的灌水量的作用力,导致设施土壤很容易受到冲刷、压实以及侵蚀,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土地出现板结的现象,防止土壤结构被破坏,必须对土壤进行及时的松土,提高土壤的通气性。而滴灌技术属于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的渗入到土壤当中,没有有效的保持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1.2 节水、节肥、省工。滴灌技术是通过使用全管道将水运输局部进行微量灌溉,最大限度上降低了水分的渗漏以及损失。滴灌系统能够适时的为作物根系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资源的损失,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灌溉系统还可以进行施肥,可以把化肥进行溶解,然后灌入到灌溉系统,化肥与灌溉水充分的结合在了一起,肥料直接均匀的被施加到了作物的根系层,从而实现了水和肥料同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肥料得利用率,与此同时,滴灌的局部范围比较小,在进行滴灌时,有效的减少水肥的浪费,最终节省了化肥的用量,并且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滴灌系统可以只通过人工控制阀门或者自动系统进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量,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1.3 改善品质、增产增效。滴灌技术有效的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并且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明显的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总而言之,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采用滴灌技术能够大大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且提早了农产品的上市时间,最终提高了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2、滴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设备质量问题。通过不断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并且对其不断的消化和吸收,目前已经能够独立的生产成套的滴灌设备,而且一些滴灌设备产品的水平已经与国外的同类设备的水平差不多了,但是仍有一些滴灌设备的关键部位,尤其是首部枢纽设备以及自动控制设备与国外的产品进行比较,二者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我国的滴灌产品种类比较少,并且缺乏系列化,而且配套水平比较低。此外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市场上产品的种类比较单一,选择的空间并不是非常的大。另外,滴灌设备市场没有相关的规范进行监督,缺少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机构,导致市场比较混乱,鱼目混珠,其次就是价格无序,基本没有售后服务,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滴灌行业的发展。
2.2 使用技术问题。目前在我国并没有建立健全具体的滴灌灌溉技术,而是一直在使用以往的灌溉技术,在进行灌溉时灌溉水量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以及灌水定额比较大,这种灌溉方式与传统的沟灌方式并没有什么差别,没有真正意义上使滴灌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民仍然沿用以前手工追肥然后灌水的传统方式,认为滴灌只能够灌水,并且由于使用的仍然是固体颗粒肥料,使用前还需要进行溶解,比较容易堵塞灌水器,即便是安装了施肥装置,但是也基本不使用,而且使用施肥器时容量比较小,而大多数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施肥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用量比较少,认为不能够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所以为了能够充分法规滴灌的优越性,必须制定相应的滴灌制度,改变传统的灌水制度以及施肥制度。
3、解决方法
3.1 加强基层专业管理部门建设,做好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基层农业部门所直接面向的生产第一线,作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者,必须加强农业部门的建设。为了能够促进设施农业快速的发展,需要这些部门协同工作,一同做好农业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尤其是滴管技术,目前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比如滴灌制度的确定以及应用,与滴管技术配套的农业技术措施等,所以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并且定期开展培训。
3.2 重视规划设计安装工作。规划设计的安装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是对自然条件的因素的考虑。综合考虑当地的农作物、土壤条件等,结合相应的灌溉工程的建设的规范进行设计。二是要注意系统设备的完整配套性。调压控制装置、施肥装置、压力表、过滤装置等设备应该是必备的,缺一不可。三是要选用质量有保证的设备。
3.3 重视滴灌过滤和滴灌施肥工作。滴灌灌水器的正常的使用需要对其再进入管网前进行相关的净化处理,这一环节对滴灌工程的顺利的开展起着关键作用。有的农田建设范围较大,其涉及到的水流量也大,为了保证净化过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其进行两次或者多次过滤,对于一些水流量比较少的农田,或者是一些小的温室,过滤器的选择最好也是选择质量有保证的。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理,保证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滴灌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的效率,降低了水资源的损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虽然其滴灌的技术存在使用设备、使用质量、使用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但是通过加强基层专业管理部门建设,做好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规划设计安装工作和滴灌过滤和滴灌施肥可以进行相应的完善,实现水肥同步。所以,设计安装滴灌系统时,必须考虑配备施肥装置,并把滴灌提高到灌营养液的角度来看待,同时尽快研究生产适合滴灌系统使用的液体肥料,研究和推广滴灌条件下的施肥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夏梦丽.浅谈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应用问题[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