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水源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017-04-29 00:00:00崔杰
水能经济 2017年3期

【摘要】水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受科学发展、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部分群众只清楚水的使用性,不知道资源性。在水被挥霍的同时,资源紧缺性就会暴露。本文结合城市水源地,对城市水源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水源地;保护;开发利用

城市是人类结合某些特定要求与功能建造而成的综合体,在工业化、城市文明迅速发展的当下,城市为安全开发,充分应用水资源,围绕供水、水源、排水、用水形成了有效的循环体系,即:城市水系统。文章对城市水系统的利用、保护进行了论述。

1、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资源量

广义上,世界上各类水体都属于水资源,具体如:冰川、海洋、江河、地下水、土壤水等,而可供人类使用的只是极少部分,所以一般理解的水资源都是淡水资源,也就是湖泊、河流中的地表水,事实上除了上述淡水,还包含可回收的污水与海水。

地球表层超过70%都被水所覆盖,将近30%的领地也有水的存在,在14亿立方千米的总储量中,淡水只占2.53%,深层地下水、固态淡水与土壤水有很大比重,受技术限制,很难直接应用。中国作为缺水国,虽然河川流径量为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流量只有人均的1/4。国内水量地域分布不均,与耕地、人口分化存在很大冲突,长江以南的耕地占38%,人口为54%,水资源高达80%;北方水资源只有20%。另外,水资源在时程分配上也存在问题,丰枯年与年际变化都很大,年内分配不均,东北与华北一带每年6-9月的降水量为全年降水的80%,这也是很多地方水寒频繁、难以开发水资源的原因。

城市水资源的多少由该城市所在条件决定,整体规划时,必须了解城市水资源可开采量与总量,这和城市整体发展、供需平衡、工程布局有较大的关系。评价水资源则是对水资源质量、数量、开发应用、时空布局的评定。

1.1 区域性水资源

区域性水资源通常由土壤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组成,大气降水属于总体补给,流出的散发量、河川径流、地下水潜流都属于总体排泄。总体补给量减去排泄量是区域性地下水、地表水的总蓄水量,相互关系必须遵循水量平衡的准则。

1.2 区域性水资源的总量

区域性水资源的总量是当地降水所形成的地下与地表产水量。从水量分析来看:通常会将河川径流量视为地表水资源总量,然后再让地下水补给量去掉工业、井灌、生活用水等的回归补给量视为资源量。因为地下水与地表水互相转化,所以一直处在循环结构中,河川径流量包含了地下水排泄量,地下水补给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地表水体,所以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能直接相加,必须扣除重复且互相转化的水量。

1.3 区域性水资源的应用量

区域性水资源是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生态不被影响的背景下,尽最大努力控制一次性水量。它和目前的经济技术、水资源总量有极大关系。

2、城市水的选择与保护

虽然在城市规划期间,水源会利用经济技术与水文地质进行论证,在一段时间内能很好的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但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水污染与用水量不断增加,势必会影响水源总量,加速水质恶化。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经出现取水污染、水井废弃、地下水下移、取水上移等情况。如果水源遭到影响,很难在短时间恢复,最终也就影响了用水要求。因此,在开发与应用水源时,最好使用有效方针,让保护与利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水源保护有水量与水质之分,在保护水源时,必须结合城市环境与发展优化保护进程,同时明确相关规划与布局。

2.1 地下水

地下水有水稳稳定、清洁、分布领域广等优势,地下水作为关键水源,如果水质满足要求,通常会优先选择,地下水在开发时,水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取水条件较好,构造简单,运行管理与施工方便;水处理简单,给水系统简单;分期修造简单,能减少初期投资;在用户周边挖掘水源,减小管网造价,改善给水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

2.2 地表水

地表水受各种地面因素影响,有水温变幅大、浑浊、季节性明显等特征,但是硬度与矿化度不高、地表径量偏大,使用地表水时,水文、卫生防护、地形、人防等相对复杂,并且工艺健全,所以需要很多运行与投资花费。地表水源有充足的水量,能满足较大的用水要求,所以是城市水源给水的最佳选择。

3、优化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3.1 充分挖掘本地水资源潜力

截至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率为18%,和世界淡水54%的利用程度相比:我国水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虽然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发掘水源,淡水还有很大的开发与应用潜力。部分城市的利用度总体偏低,水源开发的潜力更大。

3.2 跨流域调水与引水工程

为协调水土资源与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很多国家都实施了跨区域的调水工程,甚至长达500千米。我国很多城市也正在筹建之中。

3.3 跨区域整体性供水

因为我国很多城市使用的是后治理、先发展的模式,让密集城区污染严重,由于城市联系紧密,河道没有上下游之分,区域同质问题非常严重。具体如:太湖水环境恶化,让城市难以使用地表水,而地下水常年未开采,最后出现了多个地面塌陷事故。锡山、江阴等50多个城镇难以在就近区域得到合格水源,这些区域计划从长江集中引水。区域用水能很好的发挥水资源作用,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减小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3.4 做好污水回收

在城市发展中,排水、供水循环一直存在,怎样利用地表水是城市给水不可避免的问题。城市污水集中稳定,不受干旱与季节影响,处理到一定标准后,就能成为再生资源。污水回收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它需要协调分析、综合考虑。

4、结语

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对经济建设、生物生存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水源,做好水源选择与保护工作,这样才能推进社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霞.高喷灌浆防渗板墙对城市浅层地下水源地的保护[J].城市建设,2010,(4):354-355.

[2]吴茂盛,隋增志,张亮等.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J].吉林地质,2014,(4):81-83.

[3]刘思秀,黎伟,朱晓曦等.杭州市龙坞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开发利用潜力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3,29(5):28-31,37.

[4]]李建飞,王国营,张玉等.山东省地下水水源地涵养补源措施与保护对策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35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