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基于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两个角度对其完善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结果表明,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总体规划、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等都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概述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农田水利灌溉都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水利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对工程建设管理的系统性规范、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够深入且缺乏部门之间的配合、工程实施配套技术不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与科技应用脱节、难以形成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体系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举步维艰。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探讨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措施
1、推广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
农田水利建设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农田灌溉问题,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较为漫长,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与时俱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硬件支撑。农田水利系统的高产高效必须依靠新技术,当前得到认可的主要是“湿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该工程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1)生物生产力与节水效率高
作为水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水生和陆生两种,该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演变均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据统计,湿地生态系统蛋白质年均生产量为9g/m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之多。“湿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取水量合理,可以保证农作物持续高产,是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经济体系。
(2)保护地下水
“湿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能减轻灌区由于化肥使用过量而导致农药失效的后果,能全面改善农业水源水质,保持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
(3)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关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技术的运用还可以为农村提供安全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源。过去湿地农田灌溉系统主要集中建设在我国南方分布着洼地、塘堰和荒沟的平原和浅丘陵地区,中西部地区虽然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但农田灌溉系统措施严重不足,类似的西部河滩洼地是建设“水利湿地”的重要资源。
构建“排灌沟渠——人工湿地”系统,需要拓宽排水沟,并种植降污作用较强的植物,形成沟渠湿地后将其与原沟渠连接起来,农田灌溉的渗漏水便可进入下游的小型人工湿地,经湿地净化水质后,排入生态小沟直至下游小型水库,系统的构成与运行详见图1。
该系统在运用过程中必须加强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按照国外经验,该工程技术可以提高农田排水中氮磷含量的湿地面积约5~7%,经过小型湿地综合系统的排灌沟渠净化后的水质更加洁净环保,完全达到了灌溉标准,在我国农田水利节水方面发展潜力巨大。
2、注重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培养
我国当前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力资源欠缺,施工建设人员能力水平低下,水利建设工作缺乏应有的人员技术保证,为了适应形势需要和市场需求,有关部门必须有计划、按步骤选拔人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水利项目建设人员培训班,与相关院校搞好联合培训等方式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其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拓宽视野,保证其建设工作根据预见性与前瞻性,切实解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软肋”问题。
(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1、总体规划、狠抓重点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这是搞好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与应用效率的关键环节。总体规划主要是确定建设方向和工作重点,必须综合考虑区域环境、农田水利供需基本情况,分清轻重缓急,优先确定当前急需改进的工程项目,通过急需项目的启动和实施,“以点带面”带动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者生产积极性,为农业及特色产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在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事先估计,早部署、早规划、早安排,在上一预算年度结束前,对下一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工作专题研究,如需开展的大型水利建设工作务必事先建立示范基地(如节水示范基地、水保示范基地、冻土研究示范基地等),预评水利工程效果,并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示范性演示,确保工程的成功。
2、加大投资
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应合理分配水利建设资金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维修、改造,以保证区域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分布的均衡性,适应农村水利发展的需要。在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加的同事,地方政府也应逐步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调动人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防止由于资金短缺而延误水利工程的维修建设。严厉杜绝挤占挪用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的现象,水利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单位和监察团队,进行资金账目的定期总结与管理,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结论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为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必须对其进行总体规划,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切实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在抵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鹏年,刍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7):237-238.
[2]彭耀珍,探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J],价值工程,2013(3):26-27.
作者简介:张雪梅,女,江苏人,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农田水利灌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