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PG水平为(9.5±5.1)mmol/L、2h糖耐受试验平均值(13.9±2.4)mmol/L、血清甘油三酯平均值(2.4±1.3)mmol/L;对照组FPG水平为(4.5±1.4)mmol/L、2h糖耐受试验平均值(5.8±0.7)mmol/L、血清甘油三酯平均值(1.3±0.3)mmol/L。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生化检验指标可以作为糖尿病确诊的重要依据,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反映疾病的发展方向,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化指标;糖尿病;血清甘油三酯;FPG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加上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1]。早期确诊并接受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首选检查方式为实验室检查,其操作简单,受外界因素影响小,检查结果准确率高,对疾病的确诊和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与健康人群对比,探讨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2.1±8.5)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3.3±8.4)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同的生化检查。①FPG检验:检测前患者需禁食8~10h,次日抽取静脉血2ml,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每位患者检查3次。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范围为3.89~6.1mmol/L。②2h糖耐受试验:患者在检查前3天保持正常饮食,检查前一天晚上禁食,次日抽取静脉血2ml,测量空腹血糖。给予患者服用75%葡萄糖+200ml水,3~4min内喝完。分别抽取30min、1h、2h、3h静脉血,同时搜集患者的尿液,测定尿糖。同行情况下,30min、1h的血糖浓度会突然上升,2h后逐渐下降至空腹水平。如果服糖后2h内未降至正常水平,且尿糖检测为阳性,同时糖耐量减低。③血清甘油三酯:检测前一天晚上8点禁食,检查时应呈空腹状态,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5ml,每位患者采集2次,随后送检。血清甘油三酯的正常水平为0.21~1.76mmol/L。若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检测值较高,提示糖尿病的患病率较大,需进行下一步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n,%)与计量资料(x±s);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FPG、2h糖耐受试验及血清甘油三酯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0.3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呈上升趋势,是心脑血管和肿瘤疾病之后又一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同时也带给家庭好社会较大的经济负担[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发生严重的代谢紊乱,心、脑、肾、神往莫器质性病变及皮肤化脓性感染。尽早确诊并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降低并发症的关键。生化检验结果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结合检验结果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生化检验主要有FPG(空腹血糖)、2h糖耐受试验及血清甘油三酯三个指标。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范围为3.89~6.1mmol/L,当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mmol/L时提示患者高血糖症,患者出现高血糖后会造成体内水分降低,血浆渗透压增高,此时的中枢神经受到刺激,会表现出口渴的症状,高糖血症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较健康人低,进入机体内的葡萄糖无法被正常分解吸收,同时还会消耗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患者会在短期内出现体重下降和乏力等症状[4]。当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时提示为低血糖症,发生低血糖后会表现出饥饿、心肌、虚弱、震颤、注意力不集中、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症状,患者如果长时间处于低血糖状态中会对自身的脑部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严重时还会影响生命安全[5]。糖尿量也是糖尿病检查的重要指标,糖耐量降低提示患者可能为发展为糖尿病,糖耐量减低人群也是糖尿病的易发群体[6]。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提示患者存在糖尿病患病的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血清甘油三酯对于弥补糖化血红蛋白的不足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指标可以作为糖尿病确诊的重要依据,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反映疾病的发展方向,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玖世.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2012,09(9):30-31.
[2]邹远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2):95-96.
[3]余树增.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8):122-123.
[4]钱建平.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32):108-108.
[5]孙逊.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9):1209-1210.
[6]王欣.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7,(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