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延缓病情进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葛根芩连汤;临床疗效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9.7%,为临床最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1]。长期的高血糖可诱发血管、神经等一系列损害,导致心脑血管、肾脏、眼睛等发生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结合运动及饮食疗法,但仍有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但长期注射胰岛素会产生胰岛素耐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值得肯定,本研究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8.4±6.7)岁,病程6个月-8年;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9.6±6.9)岁,病程6个月-1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12mmol/L;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肾并发症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水平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口服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1373)起始剂量500mg/次,2次/d,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逐渐加大剂量,最多不超过2500mg/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药用葛根30g、黄芩20g、黄连6g、炙甘草6g;随症加减:阴虚者加白虎汤;气阴两虚者加生脉饮;形体肥胖者加平胃散;湿热重者加生慧政仁、六一散[2];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ml,早晚各服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治疗后复查血糖水平,包括FPG、2hPG、HbA1c,观察血糖控制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控制,连续5次测得FPG<7.0mmol/L,2hPG<8.3mmol/L,尿糖检查为阴性;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FPG在7.0-9.0mmol/L,2hPG在8.3-10.5mmol/L;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FPG≥9.0mmol/L[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西医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血糖控制的好坏是影响糖尿病预后的关键。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必须终身服药,但临床仍有少数患者服用药物治疗无效。
中医认为,本病属“消渴”范畴,长期过食肥甘、或饮食不节、或胃肠湿热、燥热伤津等为发病根本,患者多表现为阴虚内热或湿热内蕴,使得病势缠绵、反复不愈,治疗当以清利湿热为大法。本研究采用葛根芩连汤,具有清热燥湿、生津柔润的效果,方中葛根解肌发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祛湿泻热;甘草调和药性。全方具有显著降糖效果,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受体水平缺陷,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改善糖类代谢[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降低机体胰岛素抵抗,促进糖类的代谢和分解,降低血糖,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颖,蔡春沉.葛根芩连汤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4):783-785
[2]董华.葛根等连汤治疗糖尿病39例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6):24,26
[3]李先进,王瑾茜,刘侃.体针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7):1475-1477
[4]曾艺鹅,黄云胜,胡组刚等.葛根琴连汤配合胰岛素强化治疗湿热证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6):51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