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很多医院临床已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引入安全管理模式,护理安全管理已经逐步成为评价医疗护理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针对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价值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妇科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 安全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妇科患者和家属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医护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妇科患者和家属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改进和完善医护模式,一些医院妇科已经在临床护理中引入安全管理模式,本文就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价值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1.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风险
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安全是指妇科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未发生法律法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身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妇科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中的护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医护人员方面的风险
首先,一些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部分医护人员未接受系统专业的医护法律常识培训,导致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潜伏着一些法律风险隐患。例如:极少数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的医护人员不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无意中泄露患者的隐私问题,甚至肆意取笑患者的隐私,伤害了患者、损害了医护人员的形象。其次,部分医护人员会因为各种原因违反了护理操作规程。例如: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规定,执行医嘱不彻底不到位,不按照规范填写患者的护理病历,技术操作过程中态度粗暴、不负责任、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1.2患者方面的风险
妇科患者前来就诊时一般病情都比较严重,很多患者对自己的妇科疾病也不是很了解,相当一部分妇科患者还会因为担心自己的病情恶化或给家庭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而丧失治愈的信心,导致患者出现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拒绝治疗。还有部分妇科患者医不听从医嘱,不配合医护人员,例如:一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故意隐瞒自己的孕产史、患者观察期间擅自离院,这些都会增加护理的风险。此外,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会导致患者的负面情绪无法及时的得到疏解,影响护患关系,影响妇科围手术期护理,甚至导致护患纠纷。
1.3护理技术方面的风险
护理技术方面的风险主要为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专业护理技术水平偏低、团队协调配合能力不足。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妇科围手术期的医疗水平,影响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例如:在急救过程中,如果因为医护人员没有准备好抢救的器械,仪器操作不熟练,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护理的操作,抢救药品准备不及时,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确,发现问题时不及时和医师沟通,不按照“三查十对一注意”操作,就会直接或者间接的耽误最佳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行业内部竞争的激烈,对妇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样也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增加了妇科围手术期护理风险。
2.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的价值
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减少妇科围手术期的危险和隐患,提升医疗效果和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2.1促进建立完善的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促进建立和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督促医院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针对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两个方面出发,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护理安全制度,合理规范具体护理工作的每个流程。例如: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准确、及时记录妇科患者的病情,避免护理记录的随意性,并让医护人员认识到护理记录是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真实数据和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凭证。同时,应用安全管理有利于建立完善绩效奖惩监督制度,让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操作得到明确规定,依据护理部门、护士长、责任护士这三级关系进行层层监控,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检查,保证护理工作能够被一丝不苟的执行。妇科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还能促进妇科科室定期主动召开护理会议,对发现问题和缺陷及时上报,或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改善,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2.2提升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
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提升医护人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为确保妇科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到位,医院会强化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讲座、座谈会、以老带新等多种方式,让医护人员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促进医护人员意识到提升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提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增强医护人员的护理综合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打造一支具有安全护理专业化素质的医护团队。
2.3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知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知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为确保妇科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到位,医护人员会主动参加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医护人员相关的法律和安全知识培训和讲座,管理机构也会积极成立相关考核小组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测,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能明确护理工作的核心是确保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学会辨别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中的危险因素,将安全护理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在护理工作中精益求精、防微杜渐、抓住细节、强化自身、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同时,也会让医护人员认识到护患矛盾和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学会在发生护患纠纷时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从被动教育到自觉主动学习和行动,实现自我保护。
2.4强化护患沟通
妇科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能促进医护人员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健康变化,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详细、耐心地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医护知识,让患者彻底了解自身的病情,并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考虑,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确保护理安全。
总之,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减少临床中不安全因素,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华,李海燕.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2).
[2]张颖.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