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河道治理、防洪抗旱、农田灌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水利工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加倍重视。工程设计作为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对于水利建设职能的发挥、平稳运行以及其运营效益等具有直接的联系,工程设计阶段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加强对我国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探究由此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为题,展开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要点;生态保护
1.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及开展现状分析
1.1 水利工程设计的法律及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实现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全面转变,而这种工程的发展与变革使水利工程设计行业的整体管理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水利工程的设计管理的中心逐步由专业化及综合化向项目管理转变。与此同时,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标注体系在内容、指标以及监督等方面的调整,相关部门也对部分法律法规、准则条例、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等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水利工程设计的法律与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1.2 水利工程设计行业的结构建设更加完善
水利工程设计可以说是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对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近年来,针对多数设计单位从业人员较多、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不同的设计单位加强对人才结构的调整,并在改善用人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设计人才的合理选用和强化培养,使行业的结构建设更加完善。
2.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状态分析
2.1 注重生态的保护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把握“工程与生态、景观与文化、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主题,做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水利建筑整体与景观设计内容相融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水工建筑物个性、布局、色彩和创新,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性、历史文化性、整体性等因素,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生态环保、美观、可持续性等。
2.2 水利工程设计的法律建设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正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不管是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设计的结构体制还是设计的生态和美学价值,都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加强和提升。但从工程设计的执行与落实现状来看,水利工程设计的实际发展状态并不是很好。在现有的水利工程设计行业,市场竞争机制缺乏公平性。尽管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的整体发展呈现较为良好的态势,但在实践过程中,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依然存在部分亟待改善的不足之处,只有立足于这些问题,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
3.现代水利工程节能设计要点
从现代水利工程的总体使用情况上看,防洪、排涝仍然是工程最为重要的功能。所以,水利工程设计必须以此作为前提和基础,除了在汛期内可以快速将河道中的积水排除之外,还应当能够起到改善河道水资源质量的作用。
3.1 增强自排能力
通过对大量的水利工程进行研究后发现,其自排能力的大小,主要与水系统的布设以及河道本身的结构特性有关。为此,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对水系进行优化布置,并选择合理的河道断面和节制闸孔宽,这样便可达到少建泵站的目的,仅利用闸前和闸后形成的水位差,就能够完成自排,由此可大幅度节省水泵能耗。
3.2 确保闸与泵布置的匹配性
在某些水利工程中,仅凭借自排方法无法满足排涝要求时,则必须修建泵站。为实现节能的目标,可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泵闸相结合的布设方式,具体做法是在距离泵站较近的位置处修建节制闸,并以节制闸自排为主,当出现较大的水位差时,则开启水泵进行强排,这样能够显著降低强排的时间和次数,有助于节能降耗。
3.3 提高河道本身的蓄洪能力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中,提高河道的蓄能能力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设计措施,普遍的做法是采用防汛墙。为了进一步减少防汛墙的占地面积,通常都是将之设计成直立式结构。对于现代水利工程而言,可以考虑在河道两侧设置绿化带,借此来提高河道的蓄洪能力,进而达到减少强排时间的目的,这样不但能够降低能耗,而且还符合生态景观的建设要求。
3.4 坚持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所坚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在维护自然景观、参照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工程建设要求、生态环境要求、群众利益要求,利用自然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完成人与自然浑然天成的融合。
3.5 新旧水利工程无法协调运作
纵观河流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对于很多河流来说,多数新的生态水利工程是在原有水利工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是对原有工程的进一步优化与改造。而生态水利工程强调的不再只局限于单调的行洪排涝功能,更要考虑到防洪、生态、灌溉、供水、景观、文化等方面,构建生态化河道,实现人水和谐,提高河道的整体利用价值。而在实现这些目的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原有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对其安全运行带来一定风险。
3.6 合理利用雨洪资源
随着时代的改变,水利工程已不单纯是行洪排涝的工具,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中可以增添蓄水功能。这些蓄水可以用于灌溉用水、人畜饮水以及水面养殖等,对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让生态水利功能实现更大价值,实现当地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突出生态功能性,逐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4.结论
综上所述,不同于传统水利工程的设计,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注重对生态、美学和人文的强调,在保证人员自然和谐统一、工程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基础上,体现出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工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 谢振华,绍兴市水环境景观建设浅析[J].科技资讯,2008
[2] 王羊宝,人水和谐是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核新理念[J].科技创新导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