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29 00:00:00谭涛
水能经济 2017年4期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进一步缩小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政府提出应加强建设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农村。而新农村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的水资源十分紧张,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农业健康发展,就需要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提高重视,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有效的对策来予以改进,从而推动农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近年来,农业发展越来越得到国家重点关注,大力发展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同样在不断建设中,农田工程在农业基础设施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又对农田工程建设存在极大的影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一方面可促进农田工程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可推动农业的有序发展,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由此可见,对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与对策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性

做好基层农田水利灌溉工作是促进当地农业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改善农村经济条件的重要举措。当前,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农业正常生产是亟须解决的重要任务。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规范用水秩序以及减轻农民负担两个方面。即落实用水管理制度能够使用水费用更加透明,避免了以往收费不规范、克扣等现象,使农户更加放心。另一方面建立起以市场机制为原则的用水管理制度,能促进节约用水,避免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二、农田水利灌溉存在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灌溉管理制度之前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传统的管理方式有好处但也有弊端。计划经济式管理方式主要在常规防汛度汛、抗旱、收缴水费、工程安全管理方面比较有优势,但是在现如今的发展背景下没有创新和突破就是最大的问题。在日趋科学化的当今社会,管理体制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因为之前的灌溉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已经不适应当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制度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还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力度。

(二)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

加强建设水利项目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所需的成本,对农田进行合理的灌溉,为农民、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我国对这方面的投资十分重视,每年都会拨出大量的资金用于水利设施的建设,但其中大部分的资金都被运用到了江河湖泊的治理工作当中,或者是用于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水利项目,真正能够被运用到建设农田水利上的资金很少,加上某些地区政府的原因,也使得资金无法被全部运用到农田水利设施方面。而农民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他们的力量无法顺利开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目前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已经是很多年前的建设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设施也已经老化,加上得不到合理的维修和保护,使得这些设施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三)灌溉效益低下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每年的降雨量都不是很多,加上人口总数持续上升,水利项目的存水量过少,各个行业的需水量不断增加,水污染问题严重,导致农业以及广大群众的生活用水不断减少。除此之外,水利主管机构所在区域较为偏僻,体制革新速率太慢,费用收取不及时,时常面临收入无法应对付出的问题。

(四)水利灌溉中渠系配套设施的不完善

例如水资源储蓄设施以及渠系发展不完善,导致降水得不到有效的存储,用的时候就没有充足的水可以用来灌溉。加上地形地势因素,农田的灌溉就得不到持续地补充。这其中还存在着部分沟渠坍塌、堵塞、渗透等致命大问题亟待解决。

三、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健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

经济发展、农村生产均受水利灌溉工作一定程度影响,就安全生产层面而言,农业建设要制定规模化方案,推动地区经济有序发展。地区干旱缺水形势逐年严峻,对水利灌溉形成更大的需求,由此也使得农业用水矛盾日益激化。针对此方面问题,农村要开展好水利灌溉工作,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具体而言:(1)节约用水,改善水资源利用率。对水利灌溉予以规范,基于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水资源开展合理利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水资源的有效作用,推行多用水多交钱的相关政策,提升农民节水意识。(2)有序用水,降低水资源损耗率。推行健全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创设有序的用水环境,降低水资源损耗率。

(二)加强农村水利投入,强化水利设施管理

农村水利是公益性建设项目,上述提到,必要的水利基础设施缺乏是我国基层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主要难题,对此,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相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优惠政策。

(三)提高灌溉技术

想要实现农田水利灌溉水平的有效提升,还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农田水利灌溉效果。目前,我国比较常用的灌溉技术有滴灌、喷灌等,这些技术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增强农田水利的灌溉效果。

(四)提高灌溉收益

对水利灌溉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后,能够保持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由此以来,则能够不断完善现代水费计收制度,防止了早期灌溉用水收费出现的问题,如:收费不齐、价格不清等。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保持了正常的用水秩序后,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农业价值。灌溉管理实现了用水透明局势,在节约用水、精耕细作、结构调整等方面作用显著。

结束语

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缓慢问题抑制了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只有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才能切实地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质量问题是抑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根本所在,想要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的优质化,就必须建设一套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及专职的研究开发人员,同时加强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能够长效地发挥其效益,确保人民的农业生产及正常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马晓军.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6,(18):43+45.

[2] 刘龙.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对策研究探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20):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