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道建设在我国水利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发挥水利工程的工程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的主要程序,分析了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为我国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河道建设;标准化;探讨
引言
河道建设管理工作对河道建设的防洪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它体现着一个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充分意识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落实河道建设管理标准,用科学理论指导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
1、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简介
河道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通过引进系统理论,对原有的生产施工、工程质量、合同管理和工程监理、队伍管理等进行整合,形成工程建设管理新体系,建立有效预防灾害和持续改进机制,改革建设管理方式,做到建设管理规范化、内部管理信息化和监控手段科学化。
2、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的主要程序
在河道建设项目施工前,由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河道建设实施方案送主管单位审批,并完成河道建设专项设计报告,为有效地质量监督奠定基础。在河道建设项目施工之前,要办理相关质量监督的手续,要签订好相应监理合同和建设合同。河道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水运行管单位要各自履行好自身职责,按合同要求完成河道建设任务并及时验收结算,加强合同信息管理,做好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3、河道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河道工程本身存在隐患
我国大多河道工程存在着直接从河岸就地取材,就近取用建筑原材料等级的现象。例如由砂性土修筑的河道工程其渗漏大、稳定性差,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塌陷等。河道在施工过程中挖取两侧土质筑堤,极易导致洪水直接冲刷堤防现象的发生。河道工程的堤防年久失修,堤坡面冲沟和堤脚坍塌等现象比较普遍。
3.2 河道建设管理不够重视
主要河道多年都没有险情灾害的发生就使人们误以为不会有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然而河道长年淤积,没有对其进行疏导和加固工作,埋下河道工程安全隐患。很多河道内还存在任意取土,随意修建违章建筑物,甚至于随意倾倒垃圾,破坏河道生态平衡,导致水库和灌溉工程也收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对河岸延边居民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活影响和健康影响。
3.3 河道治理投入不足
河道建设的资金不足无法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固定的维护管理资金也不充足,这就导致堤防、护堤、护岸及护坡等河道工程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养护,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也无法得到有效加固,导致部分河段出现安全事故。
4、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改善措施
4.1 做好河道建设规划
在河道建设过程中,统筹安排河道的防洪工程建设,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据河道的特点处理蓄、滞、泄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洪水规律及国民经济对河道防洪工程的要求。确定规划河道各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堤防、护岸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的防洪能力。
4.2 完善草皮和林木生态管理
河道建设过程中,寻找适宜当地生长茂盛且生长点多的草源,即选择耐旱易活的草种。在进行草皮的栽植时,栽植后应立即使用洒水车进行浇灌,确保草皮生长所需水分。做好草皮管理工作,包括草皮的修剪、浇灌、杂草清除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柳树的适应性强,耐寒,易繁殖,生长迅速,木质结构较强。且柳树枝条叶片都具有弹性、开张角度,可以对风浪能起到很强的分散作用,因而,河道建设中树种尽量选用柳树。早春、干旱期或结冻前要做好浇水工作,施肥时间尽量选择在叶芽开始分化前。还要经常防治树木病虫害,合理疏枝,及时清除病虫害致死树株。在秋季对树木涂石灰水。已开始老化的树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按适地适林原则选择树种。对于树木缺损较多的林带应适时补植或改植其它树种。
4.3 加强景观建设管理
河道建设标准化景观建设应遵循布局合理、统筹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防洪工程的安全。遵循高质量的河道景观建设,为开创河道建设与管理工作新局面的提高有力保障。同时,河道标准化景观建设还要综合考虑文化、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标准化河建设景观功能体现了生态工程理念,利用标准化河道建设,科学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景观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
4.4 重视河道建设施工管理
河道施工管理是河道建设的关键所在,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在现场派驻监理人员,旁站监理与巡回检查结合,促进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单位要认真审查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技术可行、方案合理,同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降低能耗。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要配置专职人员加强质量检测,按合同要求工程量、工作量、进度和质量完成河道建设任务,各个阶段及时申请验收和结算。
4.5 加强日常管理
结合实际制定河道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意见和实施计划,加强、开展河道工程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制定合理的河道工程日常管理规则和管理奖惩制度。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促进河道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还要注重培养造就高素质管理队伍,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这对管理者的知识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4.6 推进河道建设管理法制化建设
河道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现从传统水利管理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管理的转变。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分别建立河道巡查制度,分类、分河段的明确巡查人员,进行执法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
5、结束语
河道作为重要的环境载体,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河道建设在我国水利部门中处于核心地位,针对现今河道建设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通过标准化管理将安全生产与施工管理、质量管理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建立工程建设活动行为准则,实现市场规范化行为,整合现场管理资源,优化河道建设的管理流程及施工组织方式,程序化管理工程建设活动各环节,有效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提升我国河道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国东,邵涛,严红星.浅谈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J].科技视 界.2012(30).
[2]贾林雄,郭莉萍.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4 (6):105.
[3]齐心,郑伯乐.中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管理措施概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