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柏枝田水库灌溉及供水工程是以灌溉、乡镇供水为主,兼有农村人畜饮水,同时具有调节下游河道水环境功能的一项综合性水利工程。在该水库工程建设设计中,提水灌区管道工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加强重视和分析。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贵阳市乌当区柏枝田水库工程提灌区管道工程设计相关内容。
【关键词】水库;灌区;管道;管材;管网
1、工程概况
柏枝田水库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部的百宜乡拐比村柏枝田村民组,是以灌溉为主,兼有城镇供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为5713亩生态型蔬菜基地、稻田、经济果林年供水110万m3,解决百宜乡及周边村寨2020水平年9394人后饮水59万t的安全饮水问题,同时确保河流生态环境用水29.6万m3/年。
2、提水灌区情况
柏枝田水库灌溉范围主要为百宜乡拐比、柏枝田、周家寨、台子田、拐吉、大凹、汪家寨、团坡、界牌、拐里、冷冲、基昌坝、百宜等13个村寨。其中柏枝田、台子田、拐比、大凹、汪家寨、团坡、界牌、拐里、冷冲片区为自流灌溉,其余村寨为提水灌溉。
提水灌区:从水库下游管道取水,利用泵站提水到高位水池;拟采用输水干管从高位水池取水,输水至百宜林场,在输水总干管0+114桩号处接朱家湾输水主管,在输水总干管0+389桩号处接朱家湾输水主管处接基昌坝输水主管、东瓜穴输水主管输水至灌区。
朱家湾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经从依坡、拐吉,最后到朱家湾,总长1564m,总控制灌溉面积841亩;基昌坝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顺基昌坝通村公路布置,总长1202m,总控制灌溉面积1033亩;东瓜穴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顺323县道布置,经百宜,最后到东瓜穴,总长2335m,总控制灌溉面积1041亩及解决人饮9394人,牲畜3209头(需水流量为0.019m3/s,日变化系数为1.3,则设计流量为0.025m3/s)。
根据地质勘查,灌区内无重大地质缺陷如活动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对输水线路的选择不存在地质条件制约因素。
3、提灌区管道工程设计
3.1 线路选择
本次设计在对现场复核调查看,管线可以分为两个布置方案:
(1)管线布置方案一:
拟采用输水干管从高位水池取水,输水至百宜林场,在输水总干管0+114桩号处接朱家湾输水主管,在输水总干管0+389桩号处接基昌坝输水主管、东瓜穴输水主管输水至灌区。
朱家湾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经从依坡、拐吉,最后到朱家湾,总长1564m,总控制灌溉面积841亩;基昌坝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顺基昌坝通村公路布置,总长1202m,总控制灌溉面积1033亩;东瓜穴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顺323县道布置,经百宜,最后到东瓜穴,总长2335m,总控制灌溉面积1041亩及解决人饮9394人,牲畜3209头(需水流量为0.019m3/s,日变化系数为1.3,则设计流量为0.025m3/s)。
(2)管线布置方案二:
拟采用输水干管从高位水池取水,输水至百宜林场,输水干管0+130桩号处朱家湾输水主管和基昌坝输水主管;东瓜穴输水主管直接从高位水池取水输水至灌区。
朱家湾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经百宜林场北面1315m高程的垭口、朱家湾,最后到拐吉,总长2020m,总控制灌溉面积1108亩。
基昌坝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从灌区中间布置,总长1470m,总控制灌溉面积1410亩;东瓜穴输水主管直接从高位水池取水,经323县道对面1330m高程垭口到百宜,最后到东瓜穴,总长2820m,总控制灌溉面积1170亩、解决人饮9394人,牲畜3209头(需水流量为0.019m3/s,日变化系数为1.3,则设计流量为0.025m3/s)。
但经过两方案的比较来看,方案一管线长度比方案二短516m,方案二费用比方案一高5.89万元,且地形起伏较大,不利于管线布置。综上,所以最终选择方案一。
3.2 管网布置
拟采用输水干管从高位水池取水,输水至百宜林场,在输水总干管0+114桩号处接朱家湾输水主管,在输水总干管0+389桩号处接朱家湾输水主管处接基昌坝输水主管、东瓜穴输水主管输水至灌区,总设计灌溉面积为3843亩。
家湾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经从依坡、拐吉,最后到朱家湾,总长1564m,总控制灌溉面积841亩(其中果林132亩,蔬菜709亩)。
基昌坝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顺基昌坝通村公路布置,总长1202m,总控制灌溉面积1033亩(其中果林147亩,蔬菜886亩)。
东瓜穴输水主管接输水干管,顺323县道布置,经百宜,最后到东瓜穴,总长2335m,总控制灌溉面积1041亩蔬菜及解决人饮9394人,牲畜3209头(需水流量为0.019m3/s,日变化系数为1.3,则设计流量为0.025m3/s)。
沿输水主管每400m左右布置一根支管,再在支管上沿等高线布置分管,每根分管上布置给水栓,第一个给水栓距支管入口25m,其余间距为50m左右,不足50m的按25m布置给水栓,然后用移动软管接给水栓,通过移动塑胶软管输送至灌区人工浇灌,移动塑胶软管长约25m。
3.3 管材比选
输水管在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管材的选择一般要根据工程的规模,管道的工作压力,输水距离的长短,工程的进度与重要性,以及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当地管材的生产状况,应用管材的习惯,进行技术、经济、安全等方面论证综合比较后确定。本工程在钢管、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PE管、玻璃钢夹砂管和聚氯乙烯(UPVC)管等方面选择。现将上述6种管材进行比较,见表1。
由上表1比较可以知道各类管材的优缺点,根据灌区地形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因此,本工程采用PE管。
3.4 输水管计算
3.4.1 灌区管网设计流量
Q =(灌溉面积×灌溉用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管道水利用系数为0.9。
3.4.2 管道选择
根据灌区的地形特征,采用PE管,PE管均为地埋管道。管径选择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设计管道外径,m;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V—设计流速,取经济流速(1.0m/s~1.5m/s),取1.0m/s。
3.4.3 水头损失计算
由于管灌区干、支管布设较多且密,节点复杂,难于进行各节点水力计算。本次设计按代表性原则进行各管水力计算,即选择管网起始部位和末端部位进行计算,只要该管的水力控制要素满足设计水力要求,其他管段亦可满足。
根据规范PE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hf—沿程水头损失(m);L—管道长度(m);d—管段计算内径(m);Q—管段流量(m3/h)。局部水头损失hj近似按沿程水头损的10%~15%计。取10%计。
3.4.4 小水池设计
根据项目区用水量,本次设计单个水池容积为40m3和25 m3。根据规范蓄水池的容积按日最大需用水量的40%~60%计算。
根据灌溉定额,各小灌区日最大需用水量为:
W=101×1÷0.9=112m3/d×0.6=67.33m3/d;
W=53×1÷0.9=58.89m3/d×0.6=35.33m3/d;
结语
通过实践发现,乌当区柏枝田水库工程提水灌区管道工程输水效率高、节水、省工,管理方便,取得了较好的运行管理效果。在灌区管道工程设计中,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加强分析和经验总结,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为同类工程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培成. 汾河三坝灌区桥头提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及效益分析[J]. 山西水利科技, 2002(2):46-48.
[2]闫建兵. “介休市兴地灌区管灌工程设计.”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3(201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