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渠道工程的防渗施工

2017-04-29 00:00:00赵彦红
水能经济 2017年5期

【摘要】渠道防渗技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技术措施,渠道防渗不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扩大了灌溉面积,还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渠道工程防渗技术,对我国农业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水利渠道工程的防渗施工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工程;防渗

引言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63%左右。因此,做好渠道防渗工作是实现节约水资源的关键所在。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目的是对水量进行合理调节和适当分配,从而避免洪涝灾害现象的发生。

一、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是农业灌溉的基础性辅助工程,在我国农业生产以及农业发展进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农业的生产水平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当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科学的灌溉技术导致灌溉渠道渗漏问题经常发生。因此,增强水利渠道防渗技术并加以利用是比较有效地节水方法之一。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的衬砌防渗,利用防渗渠道的坚固耐冲击和防渗性等特点,能够更好地为水利工程服务。所以,对水利渠道的防渗问题进行技术研究,是目前渠道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渠道防渗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施工间断留下的缝隙

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一般较大,在进行工程施工时,部分施工人员将施工范围比较大的工程拆分为较小的工程,逐一进行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各部分之间的接合。因为施工的队伍与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各部分之间留下的缝隙成为水利工程渗水的危险部位。因为施工缝隙之间的粘接不紧密,在水利工程建筑使用时由于跑浆而出现的渗水现象大量出现,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的使用周期缩短。

2.2 工程建筑变形引起的渗漏

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因为缺乏有效地管理,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了质量较差的原料,在工程的使用期间这些材料发生了变质,建筑物局部出现变形现象。另外,在水利工程建筑的长期使用中,因为长期浸泡或是受到自然灾害的冲击,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原有结构发生改变,工程建筑的止水带偏离原本的位置,水利工程建筑出现较大的漏洞,建筑物整体渗水问题十分严重。

2.3 水利工程的排水能力较差

在水利工程渗水现象中,因为施工质量达不到施工要求而出现大面积渗水的概率非常大。这类水利工程建筑的整体排水性较差,不仅不能满足防洪泄洪的目的,甚至连日常的灌溉生产的要求都不能达到。在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出现机械故障时,整个建筑很容易被淹没。另外,因为建筑施工质量不合格,很多混凝土浇灌成的建筑都有着较大的缝隙,大面积渗水现象不断发生,这对水利工程的整体使用效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措施

3.1 土料防渗技术

土料防渗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就地取材,成本较少。其缺点在于缺乏耐久性,在反复的冷冻和融化过程之后,防渗层会变得十分松散,无法起到防渗的作用。虽然土料防渗有许多不足之处,但随着防渗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应用大型机械碾压,它的应用范围依然很大。防渗技术中所用土料的原材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料,需要把原料中含有有机物的表层土和草皮、树根等杂物通过粉碎、过滤清除。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有:①严格控制含水比和物料比,掌握好混合土料的干拌、湿拌的先后顺序;②当防渗层厚度超过15cm时,要使用分层铺筑技术;③土料铺筑和夯实要同时进行。

3.2 膜料防渗技术

防水性能好、适应变形性强、施工周期短、运输方便、价格低廉、材料质量小、耐腐蚀等都是膜料防渗的优点。其缺点是易老化、不够坚硬,另外膜料和土之间的摩擦较小,对渠道的边坡稳定有较大影响。膜料防渗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的低流速渠道。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合格,在进行膜料防渗施工时,必须要保证土保护层的边坡稳定与膜层的完整。

3.3 衬砌石料防渗技术

常用的砌石防渗方法有干砌施工法和浆砌施工法两种。砌石防渗具有材料易得、施工过程简便、耐久、抗冲击、耐磨损等优点,常用的砌筑石料主要有卵石、块石、条石和石板等。以下以卵石为例,介绍一般衬砌石料的方法。卵石衬砌防渗的施工顺序为:先铺渠底、再铺边坡。卵石衬砌技术一般有干砌和浆砌两种。卵石干砌的前期具有防冲击作用,后期因为泥沙的充填效果以及矿物盐类的凝聚作用,干砌卵石会转化为稳定的防渗层。卵石衬砌的范围,需要根据施工地的实际需求以及当地材料供应量来确定。

四、渠道防渗施工后期管护

水利工程建筑的使用周期是有限的,管护工作科学能够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下面我们对防渗层被破坏之后的修复技术进行简单的论述。

4.1 对冻胀损坏部位进行修复

对于冻胀的部位,需要把预制混凝土板上面冻胀部位的隆起处理平整,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之后使用聚苯等材料制成的保温板进行铺设,砂浆混合好后要在上面进行现场浇筑,铺设一层混凝土板。

4.2 对伸缩缝进行修复

水利工程建筑的伸缩缝与传统沥青砂浆裂缝后所采用的填补方法不一样,它通常使用聚硫密封胶泥进行修补工作。一般的修补程序为,首先把伸缩缝清理干净冲洗后并晾干,然后把聚硫密封胶填充进裂缝里。在进行填充时,一定要注意胶泥的密实度,填充好后压平晾干。

4.3 对脱落的勾缝进行修复

水利工程建筑的勾缝出现脱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问题,因此,要随时对其进行检查和修复,以保证工程建筑的正常使用。一般的修复方法为:首先把勾缝内的杂物都清理干净,尤其是一些泥沙、杂草和水泥块等;之后利用清水把板后面的空隙冲洗干净,并使用比例为1:2的水泥砂浆把勾缝填补好;最后把裂缝中的砂浆捣实。捣实工作一定要充分,最好能够将其压成凹缝或平缝。

五、结束语

水利渠道防渗工程技术在我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渠道防渗工程技术必须加强在施工中对每个环节加以控制,加大水利渠道防渗的科技研究投入,加强跨学科跨行业以及跨国的合作,加大水利渠道防渗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未来需要进一步总结现有的技术,并根据这些技术特点探索新的防渗技术,提高防渗效果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忠明,李全.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方法探究[J].内蒙古水利,2016,(07):54-55.

[2]赵璐,刘立云,张绍昌.探析水利渠道中防渗施工存在问题及防渗设计[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