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俊秀
【摘要】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改进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性教学,需提高实践课时比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会计实践资料,开发会计实践性校本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实践考核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单师”为“双师”,提高实践指导水平。
【关键词】实践性 教学措施 考核
一、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课时偏少,一般都是重理论轻实践
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践课教学在整个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比重并不高,而且通常是理论教学在前,会计模拟实习和专业技能在后,使得学生从会计入门开始就产生了重视理论学习的思想,认为只要将会计理论知识学好就行,因为老师也没有特别强调实践。
(二)会计实验内容陈旧,实训教材缺乏实用性
会计实验内容窄而陈旧,无法跟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则的变化。由于会计政策频繁的变化,而许多会计实验的数据往往是多年不变,这导致了学习无法学习到最新的业务,但是企业需要具备新会计业务知识的人员,学校培养的学生却达不到这一要求。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
在实践性教学中,一般的程序是,教师给学生一套教材,引导学生熟悉材料,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学程序和方法进行教师的验证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给定的实验数据基本确定,不需要学生做出专业判断,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学、去做,只能依葫芦画瓢,根本就不懂,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实践面过窄。
(四)实训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
会计实践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它是否具有丰富的经验、合理的师资团队。目前,许多学校的会计实训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水平一般较高,但缺乏在单位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具体的业务环境也未亲身经历,往往只能纸上谈兵,到实际操作中遇到具体问题,特别是细节性问题,其指导与解释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
(五)实践考核制度不严谨
实践评价是实现实践效果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学校的培训或企业培训,无论是手工还是计算机操作,往往只注重过程的评价,这使得个别学生投机取巧。在会计的手工账为例,在考核的过程若只关注过程,部分学生并非自己完成,而是“借鉴”其他同学的,评分时,他们的得分反而较高,有的老师凭感觉给学生打分。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改善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建议
(一)激发学习兴趣
一些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实践教学能够更多地融入理论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直观和容易理解,对会计的学习产生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必须减少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提高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质量。目前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间约为3:1,该比例应调整为1:1。理论知识不应该太多。实习时间应充足,避免学生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而加班,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实践与理论结合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完善实践资料,开发校本教材
第一,扩大会计实践的范围。会计实践涉及的范围,不仅是工业企业,还应涉及商业企业和机构等,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全面的操作训练,毕业后能适应各种层次的行业需求。第二,会计实务信息的内容应全面、全面。第三,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就是要能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并能适用各阶段学生实践所需的教材。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觉得实训操作枯燥、无味,只是机械地、重复地进行,而采用案例教学法会让学生觉得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操作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更易于接受,会让学生觉得我自己也能解决实际问题了。采用理论与实际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会改变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反映出来,学生的兴趣会得到进一步提高。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会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完善制度,提高积极性
为了达到实践效果,不仅要注意评估的结果,而且要注意评估的过程,使用“过程+结果”的评估方法的做法”,这是比较完美的,也是比较公平的。以《基本會计培训》为例,“过程”的评估占55%,“结果”评估占45%。过程评估包括科目、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占40%,劳动态度占15%,总和为55%。”这种考核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阙勇平.高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改革设想[J].现代商贸工业:2011(3).
[2]张丽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模式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3]彭彤丽.《基础会计》课程校内实践性教学设计[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