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玲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
正压蒸馏原油稳定装置运行工况节能优化
祁玲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
在正压蒸馏工艺中,轻烃产量和质量主要受加热炉温度和塔顶温度的影响,而加热炉温度和塔顶温度对单耗、能耗的影响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通过模拟计算和现场试验,摸索出一种最适宜的工况。轻烃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加热炉温度,提高塔顶温度,降低了吨烃耗气和万吨油耗气量,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正压蒸馏工艺;塔顶温度;精馏;单耗;节能
正压蒸馏原油稳定工艺流程(图1)为采油厂来油经过稳前泵增压、换热器与稳后油换热,进入加热炉加热到210℃,然后进入精馏塔中段进行气液分离,塔顶温度控制在110℃,塔顶脱出气进入空冷器被冷至35℃左右,在三相分离器进行轻烃、不凝气、水三相分离,轻烃输至罐区,不凝气进入气加工装置或油吸收装置继续处理,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1]。
图1 正压蒸馏原油稳定工艺流程
2.1 优化前提条件
运行参数优化试验的前提条件是:不改变原工艺流程;参数可调整并恢复;确保轻烃产品合格。
2.2 最高塔顶温度的确定
保证轻烃作为化工原料的品质,当轻烃中C12以上的重组分质量分数高于5.5%时,轻烃品质将达不到化工要求[2]。有必要控制塔顶温度,通过模拟计算确定塔顶温度不能高于170℃[3]。
2.3 最低加热炉温度的确定
原油稳定的目的不仅仅是收取轻烃作为化工原料,最重要的目的是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汽压,减少蒸发损耗、降低输送和储存过程中的压阻、防止爆炸及环境污染[4]。稳定后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不得高于当地大气压的0.7倍[5]。以杏区原油组分计算,最低加热炉温度应在160℃左右较为适宜[6]。
2.4 试验结果
工艺流程不做任何改动,只调节加热炉和塔顶温度,以杏九原油稳定装置为现场试验装置,试验得出不同工况下的收率情况与能耗情况(表1)。因为实际生产中原油的拔出率过高会影响下游的效益,过低对于生产没有指导意义,所以只统计轻烃收率为2%~4%之间的工况。
通过试验可知:吨烃耗气随着加热炉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塔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图2);而万吨油耗气只与加热炉温度有关,其随着加热炉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工况四为目前运行的工况,其收率为336 t/104t,吨烃耗气为131 kg标准煤,万吨油耗气为43 970 kg标准煤。而通过试验得出与其收率大致相同的工况分别为工况七、工况十一、工况十五和工况十八,其收率及能耗情况对比见表2。对比发现工况十八中,轻烃收率与目前收率基本相同,吨烃耗气和万吨油耗气均较低;因此,建议可将现行工况优化为工况十八所示的工况,即加热炉为190℃,塔顶温度150℃。
表1 不同工况下收率及能耗情况统计
图2 吨烃耗气曲线
表2 各工况收率能耗对比
1)针对吨烃耗气和万吨油耗气两项能耗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吨烃耗气随着加热炉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塔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万吨油耗气只与加热炉温度有关,其随着加热炉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在轻烃收率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运行工况可以调整优化为加热炉温度190℃,塔顶温度150℃。此种工况下,轻烃收率基本不变,吨烃耗气由131 kg标准煤降低到117 kg标准煤,降低了11%;万吨油耗气由43 970 kg标准煤降低到37 349 kg标准煤,降低了15%。
[1]孙爱忠.油气初加工过程[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0-125.
[2]姚玉英.化工原理下册[M].新1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52-57.
[3]王正烈,周亚平.物理化学上册[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0-293.
[4]冯叔初,郭揆常.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M].2版.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331-333.
[5]石油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原油稳定设计规范:SY/T 0069—2008[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2.
[6]宋华,陈颖.化工分离工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4-25.
10.3969/j.issn.2095-1493.2017.04.001
2016-12-22
(编辑 李发荣)
祁玲云,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从事动态分析工作,E-mail:qilingyun@petrochina.com.cn,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天然气分公司工程技术大队动态室208办公室,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