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粮食产业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2017-04-25 22:24:12
当代经济 2017年4期
关键词:粮价粮油产业链

(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当前粮食产业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王琳

(河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本文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消费三个环节阐述了我国粮食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了当前粮食产业链主要面临的“三量齐增”、“双重挤压”和国内外粮价倒挂等突出问题,并从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目标价格机制、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健全农业五大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粮食产业链;三产融合;供给侧改革

一、粮食产业链发展现状

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产业链涵盖种植、收购、储备、加工、销售和最终消费等多个环节,通过对粮食产业链的整合,将粮食收购、储备、加工、销售四个环节归属为粮食流通环节,则粮食产业链可以分为粮食生产、粮食流通和粮食消费三个阶段,下面就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探讨我国粮食产业链发展现状。

1、粮食生产

201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实现全面增长,具体数据见表1。其中,黑龙江和河南两省在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两个方面均位居全国前两位,粮食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1765.2千公顷和10267.2千公顷,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6324.0万吨和6067.1万吨。在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方面,吉林、上海、江苏位居全国前三位,分别达到7182.1公斤/公顷、6921.2公斤/公顷和6565.1公斤/公顷①。

表1 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相关数据

2、粮食流通

在粮食收购方面,2015年我国各类粮食企业的粮食收购总量达8465亿斤,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409亿斤。“十二五”期间,托市收购累计8400多亿斤、油菜籽1500多万吨,通过价格托底、优质优价、整晒提等、产后减损等措施,带动农民增收约2500亿元。以品种来看,粮食收购主要还是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大,比如临储政策的调整使得玉米收购量大幅增加,而油菜籽、大豆收购数量均出现明显下降;小麦、粳稻、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收购数量略有下降。

在粮食加工方面,我国粮油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2016年上半年,粮食加工与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其中,米/面制品、糕点/面包和豆制品制造等行业增长较快②。但我国粮油加工企业仍需要发展壮大,以面粉加工企业为例,目前我国有面粉加工企业超过9000家,其中日加工小麦能力超过400 吨的有80多家,超过1 万吨的企业仅有3家。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例,相关数据见表2。

表2 河南省粮食加工业相关数据

在粮食销售方面,2015年全年累计拍卖政策性粮食1850万吨,粮食跨省流通量达到3400亿斤,国内政策性粮油竞价销售成交量同比降幅达64.86%。

3、粮食消费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表示,2015年中国粮食总需求12800亿斤以上,总产量为12429亿斤,大概还有400亿斤缺口,接近2000万吨。据中国粮油信息网统计数据,2015年国内稻谷总消费量约3862亿斤,同比减92亿斤,其中口粮消费、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均同比减少,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2015年我国稻谷消费量相关数据

在粮食进口方面,2015年我国谷物和大豆进口总量超过1亿吨,较2014年同比增加25.89%,其中全年累计进口谷物及谷物粉3270万吨,同比增长67.6%;大豆进口量8174万吨,同比增加14.48%。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品种进口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玉米进口量增幅最大,达到85.02%。此外,高粱和大麦2015年进口量均超过1000万吨。

二、粮食产业链面临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现状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粮食正呈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现象并日趋严峻,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与成本地板抬升效应开始显现,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倒挂,若任由其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1、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

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十二年丰收,连续三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国内粮食供需总体平衡有余,库存充裕。但数据同时显示,2015年1—7月我国进口粮食7256.8万吨,同比增加22.4%,这表明我国粮食产业正呈现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国内外粮食价差导致粮食进口量增加;受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的影响,粮食库存量持续增加。

此外,在三量齐增表象背后,我国粮食产业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的突出问题。截止到2015年底,玉米临储库存超过2亿吨,稻谷最低收购价库存超过6000万吨,过剩品种库存迅速增加;玉米替代品大量进口,导致国内玉米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

2、粮食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与成本地板“双重挤压”

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租金成本的不断提升,加之农业生产中像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越来越多,粮食生产成本的地板也水涨船高,但是受国外粮价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的天花板封顶效应也越来越明显,粮食生产在二者的挤压下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

3、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倒挂

目前,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市场,2015年上半年,大米、小麦、玉米等主粮价格均超过国际市场的50%。2015年尽管国内粮食价格因收储政策调整而下降,但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跌幅更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6年1月7日发布的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指数显示,2015年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年度均值为162.4,较2014年下跌29点,跌幅15.4%。

国内外粮价倒挂的根本原因还是我国粮食的生产成本高于国外。同时,我国针对小麦、大米和玉米的关税水平也比较低,国外的低成本,再加上运费和低关税共同导致了国内外粮价倒挂的现象。

三、粮食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粮食产业虽然出现了“三量齐增”、“双重挤压”、国内外粮价倒挂等突出问题,但本质上还是我国粮食产业结构的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提出我国粮食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1、推进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粮食行业转型升级。

从政策激励和市场供需调节入手,引导农民主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优质小麦、杂粮种植;去掉粮油粗加工等落后产能,增加粮油精深加工产能;依靠国家的拍卖、定向销售和跨省移库政策,消化庞大的政策性玉米库存;减少政策对市场行为的干预,把价格和补贴分开,回归价补分离的市场行为;增加粮食流通“四散化”设施以降低物流成本;发展订单农业,探索“基地+储备+加工”模式,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民营粮食企业整合,走真正的集团化、市场化发展路径。

2、必须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分品种扩大粮食目标价格制度范围,积极探索市场完全形成粮价机制,努力探索实现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减少粮食市场价格扭曲,促进粮食产业链上各环节有效运行。

粮食作物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确定方法,鉴于粮食除了作为商品以外还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其目标价格水平的确定既要尽量减少市场扭曲又要保障种粮积极性;粮食目标价格的补贴方式,考虑到粮食产业业态间的差异,粮食作物目标价格补贴方式不能完全按照田亩直补,应综合考虑种植面积、产量和销售量。

3、构建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粮油加工业是粮食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链接第一、第三产业的关键节点。推进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有重要意义。

依靠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大力推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一方面可以消化国内现有庞大粮食库存,另一方面可以逐步淘汰粮油粗加工等落后产能,增加粮油精深加工产能。应以粮油加工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粮食订单农业,鼓励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种植收购合同,采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或“企业+农户”等模式,推进农业生产工业化,发挥加工企业引领、协调、服务作用,实现产销衔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发展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4、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保障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处理好粮食系统“四个关系”,推进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五大体系”建设。

加强粮食应急储备网络建设,创新地方储备粮管理机制,着力打造运作规范、稳健管用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以粮食储运“四散化”为重点,着力打造运转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发挥粮食物流体系对粮食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化粮食产业合作,支持粮食精深加工、特色食品加工、主食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链条完整、效益良好的粮食产业经济体系;积极发展国内粮食生产,加大粮食出口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开放包容、互惠共赢的粮食流通产业国际合作体系;加强粮食行业监管服务,健全检验检测体系,着力打造惠及城乡居民的优质健康粮油产品供应体系。

注释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关于2015年粮食产量的公告.

②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粮油信息网.

[1] 寇光涛、卢凤君:我国粮食产业链增值的路径模式研究?——基于产业链的演化发展角度[J].农业经济问题,2016(8).

[2] 何官燕:整合粮食产业链确保我国粮食安全[J].经济体制改革,2008(3).

[3] 杨迎亚、翟书斌:粮食产业链整合优化模式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4(6).

[4] 李凤廷、侯云先:粮食供应链整合研究——基于链内、链间交互整合的概念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

[5] 詹琳、蒋和平: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的困局与突破[J].农业经济问题,2015(2).

(责任编辑:刘冰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粮食应急储备网络运作机理与模型优化研究,编号:14BGL062;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当前粮食产业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编号:2016B172;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粮食应急储备网络风险测度及模型优化研究,编号:2015SBS014。

猜你喜欢
粮价粮油产业链
“粮袋子”充裕 粮价大幅上行缺乏支撑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6:59:52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6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国际粮价总体水平或将上升
我国粮价政策改革要促进竞争力提升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关于粮价的猜想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产业链春之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