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鹏 黄鹏
【摘要】网球是我国2000年后逐渐活跃起来的体育项目,运动项目的产生必然伴随着网球文化的涌现,而网球文化也会跟随网球运动的不断演变而前进。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网球文化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网球文化的历史发展演变,并提出目前我国网球文化存在的问题,目的是创建出更好的网球文化。
【关键词】网球;文化;发展
前言:任何体育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撑与支持,网球运动的发展亦是如此。网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2世纪末的法国传教士,他们将布包上头发制成圆形球,在空地上隔一条绳子,用手掌击球,当时的这种“运动”很快受到法国贵族的喜好追捧,之后网球经过历史的考验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人人喜爱的一项体育项目,特别是在中国。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我国运动员李婷、孙甜甜两名运动员,在希腊首都雅典的运动场上,展现中国民族精神,不畏强敌,取得优异成绩,至此,网球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开始了新的张篇。
2.网球文化的起源
2.1 网球文化的雏形
网球运动起源于贵族,它的表面是使用埃及坦尼斯镇所产的最为著名的绒布—斜纹法兰绒制作的,英国人将这种球称为“Tennis”(英文:网球),并流传下来,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球还保留着一层柔软的绒面。[2]网球的传播得益于法国的传教士,后又在法国宫廷之内成长,它的起源就已经涵盖了神学的规则与气息,所以网球文化就包涵了神秘的气息。众所周知法国以“Romance”而文明,法国的浪漫主要表达体现了他们对优雅、精致、舒适生活的追求,法国的浪漫也就影响了网球文化的优雅性、时尚性以及精致性的发展,网球文化的起点综合体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基础。
2.2 网球文化的兴起
网球运动的兴起得益于这项运动在英国的大力传播与完善。都说体育项目有时可以成为一种“外交政策”,就像中国的乒乓球一样,其实早在14世纪中叶,法国的贵族王储就将这种游戏使用的“网球”赠送与英皇亨利五世,并得到英皇的喜爱,自此网球便转入英国。
早期的网球传入英国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而且逐渐的脱离了“贵族运动”,走向平民化,直到1913年3月1日,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12国的网协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成立了国际网球联合会,并将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网联正式成立。[3]
2.3 网球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网球运动传入中国的时间比篮球、排球要早的多,但是网球却比这几项运动兴起的晚,主要还是因为网球的“贵族”特色。网球自1885年传入我国,始于上海、广东等大城市中的外国传教士、商人之间,之后有在一些教会学校开展起来,我国网球史上最早的比赛就产生于学校之中,如表1所示:
表2 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列表
时间这一时期网球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885年网球运动传入中国
1898年在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斯坦豪斯杯校园网球赛
1958年在北京建成最早的两座网球馆
1974年杨明训开始负责中国网球的训练和管理工作
1910年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网球比赛是其中之一
1953年天津举行的全国4项球类比赛大会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
1955年我国最早组织建立网球临时国家队
2004年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子双打比赛,李婷、孙甜甜荣获冠军
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法国网球公开赛郑沽和晏紫大满贯
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李娜女子单打冠军
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李娜收获女单冠军
如表所示,中国初期的网球运动一直在少数人之间流行
直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我国运动员李婷、孙甜甜两名运动员,在希腊首都雅典的运动场上,展现中国民族精神,不畏强敌,取得优异成绩,至此,网球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开始了新的张篇。
3.中国的网球文化存在的问题
任何文化的存在都是在民族的基础上发展的,那么体育文化的发展自然不例外。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它蕴含的文化从一开始就已经包涵了优雅性、时尚性以及精致性,网球运动传入中国后在优雅性、时尚性的基础上吸收中国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也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球文化。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是中国人口的特点,“举国体制”是中国的特色,特别是在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举国体制更是彰显了它的优点,网球文化的发展就是在中国举国体制的影响下迅速发展的,特别是2004年李婷、孙甜甜两名运动员,在希腊首都雅典的运动场上,展现中国民族精神,不畏强敌,荣获桂冠,至此网球在中国成为大众口中津津乐道的运动项目,获得了大众的喜爱和支持,所以曾两次获得网球女单冠军的李娜在中国不仅仅是一位体育明星,也是一位“民族英雄”。[4]
但是,我國的网球文化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过重的“金牌”思想、“个人”思想、拜金主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网球文化的发展。“金牌”思想存在于每一项体育运动中,“金牌”是对运动员的奖励,这样的奖励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物质的金牌,就脱离了体育文化的内涵,也与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背道而驰,因此,过重的“金牌”思想,是我国网球文化发展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像当年作为当今中国网球女单人物的彭帅,在获取了优异的成绩之后确与网管中心的奖金矛盾恶化,为了这样的奖金或者更好的福利待遇,彭帅在之后的比赛中没有争取更好的成绩,就这样浪费了自己的才能和众人的期盼。
4.结论
网球文化的开端就已经包涵了时尚性、精致性、贵族性等特征,传入中国后融合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在中国得到了飞跃发展,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过重的“金牌”思想、“个人”思想、拜金主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网球文化的发展,一味的追求物质的金牌,就脱离了体育文化的内涵,也与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背道而驰。因此,要以精神层次发展,以思想层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国特色网球文化,并将网球运动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张喆.网球文化创建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6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3] 晋芳.第五届全国网球训练工作会议报告[M].2006
[4] 许永刚,孙民治.中国竞技体育制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