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在职不在村”现象亟待解决

2017-04-20 21:17:54沈、
魅力中国 2016年34期
关键词:村官现象大学生

沈、

【摘要】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而出台的一项创新政策,该项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人在心不在”或是“在职不在村”等现象普遍。于是,怎样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象

一、工作成效

大学生村官是咱们这个时代发展的产物,他们是一个文化层次较高、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较强的群体,他们到村任职后,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比如: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的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了村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及质量、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等。

二、工作困境

1.扎根农村的思想欠缺。首先“渡客”心态严重。很多大学生并非真正想在农村有所作为而选择当村官,更多的是迫于就业难,或是被村官的优惠政策吸引,而把“村官”当作跳板,抱着“走一步是一步”心态,导致工作流于表面,很难真正“沉下去”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是自身定位出现偏差。大学生村官具有较强的优越感,而到村后一般从事助理工作,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受不到预想中的重视。加之农村生活、办公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很多村官消极应对工作,到处托关系,走“后门”,想方设法“逃离”农村。

2.深入工作的能力不足。目前在职的很多大学生村官都不是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到村任职后成了“门外汉”,一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很多村官来自于市区或城郊,对农村的各项政策,农民的生活习惯,农作物的种植等都较为陌生,甚至五谷不分,听不懂当地农民语言,无法正常沟通。面对复杂的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繁琐的工作事务时不知道如何处理,产生畏难情绪。

3.村民、村干部多不信任。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到村工作只是走形式,“镀镀金”,混两年就走了。因此,他们并不看好这些村官,对他们敬而远之,不抱什么期望。不少村干部也不愿放权给大学生村官,他们觉得村里事情本来不多,与其费那么大的心思交待工作,还不如自己做的快,效率高,这就导致很多到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只能做些文案性的工作,没事跑跑腿,拿文件,送材料。

4.“在职不在村”的借调现象严重。这是目前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存在的较为普遍也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亟待解决。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村官“在职不在村”的现状,笔者对全椒县目前在职的大学生村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研。

问卷结果显示:目前在职的大学生村官72%被借调过,甚至有28%的村官“长期被借调”,仅有18%的村官“没有借调过”。而根据对实际情况的了解,除了县周边村及几个示范村的村官能够经常到村里上班,其他村官几乎都在乡镇上班,甚至有的办公地点直接设在乡镇政府,少数借调到县直单位上班,协助处理一些事务性工作,只能偶尔回村里做做文案资料等。

这种情况使得大学生村官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成了“摆设”。同时,因为被借调,很多村官无心农村工作,对农村没有投入太多的感情,村民、村干部对其工作不认可,自身也不愿意继续留任。在调查的过程中,仅15%的村官考虑续聘。

三、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招录机制,严格管理制度

1.建立科学的招录机制。大學生村官招录工作应该立足于农村实际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的进行招录。要优先录取有农村生活经历、本地籍、所学专业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相关的大学生,尽量做到大学生村官本土化,而不是简单的走过场。并且根据拟选派村官任职的村或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分配,不能毫无根据和计划地将这些优秀人才“空降”下去,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2.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目前中央及各省、市、县出台的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办法中关于教育培训、日常管理、保障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都有比较完善的规定,但是问题却出现在落实的环节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致使很多的制度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口头上,尤其是培训方面。所以要加大落实力度,做好村官的管理工作。

(二)实现多方联动,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1.关爱村官群体,消除偏见。大学生村官身份尴尬,入村后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是被藐视。很多人觉得真正优秀的大学生是不会到农村的,下村首先就是能力不足的表现,就是来混日子的。因此,对于他们的正面关注以及工作的认可度很低,不寄予希望,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所有人都应该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的正面关怀和支持,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

2.多方联动,支持村官工作。大学生到村任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因此,我们所有人都应当联合起来,有机互动,给予这一群体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村官的工作中,尤其是政府、村和企业应当联动,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尤其是创业这一块,三方联动,势必将会给大学生村官铺设一条更好的出路,助他们成就自己的梦想。

(三)强化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

1.转变观念,加强自我激励。首先要转变观念,准确定位自我。摒弃思想上自我定位过高、期望过大等问题,客观正视工作,接受农村的现实,认真履行好职责,而不是逃避和“混日子”。其次是要学会自我激励,积极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不能因为暂时的不足和困难而失去信心,更不能自暴自弃,要时刻激励自己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弥补这些不足,赢得老百姓的认可,增进与老百姓的感情。

2.不断学习,增强综合实力。学习永不过时,大学生村官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在工作实践中,要能不骄不躁,向基层干部和农民学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识,提高工作能力,增强服务基层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要经常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为新农村的建设增砖添瓦。

3.科学规划,明确发展之路。职业规划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村官也不例外。因此,大学生村官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做好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当然,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村官需明白,考公务员不是唯一的出路,没有必要因为硬去挤“独木桥”而错过其他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消磨自己的斗志。既然投身基层建设,就要摒弃“跳板”心态,放弃“过渡客”的心理,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谋划未来,做到青春无悔,前途光明。

猜你喜欢
村官现象大学生
唱村官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6:12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1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我要当个好村官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奥秘(2014年10期)2014-10-17 19: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