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

2017-04-20 02:35:12赵月超
魅力中国 2016年34期
关键词: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培养

赵月超

【摘要】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变革的伟大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等复杂多变的环境,使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力第一、惟我独尊等侵蚀的考验。感恩与责任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与责任意识,这是时代、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培养

感恩,就是“对别人的帮助给予感激。”它是一种责任意识,自我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责任意识是一个人在其所属群体中的共同活动,表现出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和对所承担任务的态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影响极大,也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近年来,我国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道德素质低下,不再自信,不再宽容,不再有爱,不知感恩,不会感恩,不愿感恩,缺乏修养,情感淡漠,麻木不仁,甚至毫无责任意识。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摒弃这些不良影响,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感恩体系。

首先,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主导功能。

现代社会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的增大,部分家庭在孩子教育上只注重智力投资,不注重基本品质的培养,父母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毫无原则地宠爱、溺爱孩子,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无意中助长了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从来不顾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不理解他人的艰辛和困难,因此造成了感恩意识和责任心的缺乏。

其次,要加强学校教育的主体功能。

由于我们现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尽完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合格率、升学率还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校的教学目标,而且直接影响着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估考核。尽管学校一直强调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在中考指挥棒的威力没有弱化的情况下,学校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情感教育却被弱化了,只注重学生的智育的发展,而削弱了道德教育的地位,传统伦理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良好修养,现实生活中正确人伦关系的培养同样被忽视,感恩变得可有可无,老师的教育、父母的付出、社会的帮助,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感恩意识变成一句空话。

最后,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充分肯定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大力发展的不可估量作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负面影响,它的负面影响就是导致了一些人重钱而不重情,有的人为了获利,甚至达到了见利忘义,良心丧尽的程度,而这些,对青少年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以及感恩意识和和良好道德的培养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的生活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而感恩与责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为青少年感恩与责任意识的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导向作用,树立褒扬富有感恩与责任意识行为的鲜明旗帜,抨击一切丑恶现象。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人,正确的理论引导人,教育广大青少年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但是就目前学生的责任意识来看,并不乐观,甚至还让我们极为担忧。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学生要有责任心,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这样看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刻不容缓。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学会关心呢?

第一,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抓住教材中的典型例子,唤醒学生。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我们手中的教材。教材中有很多值得我们以及学生学习的鲜明的人物,尤其是某些人物的强烈的责任心,他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好好的利用这些难得的资源,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以达到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的目的。比如在教授《邓稼先》这篇文章的时候,先让学生搜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及他们的典型事迹,并分析他们杰出的内因,让他们在搜集的过程中感性地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责任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为邓稼先的高尚的精神而感动,更为这种为了民族的强大努力拼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责任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当然,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教材中的一切可用的“责任资源”,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

第二,设置生活情境,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来引导学生。

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也不知道自己犯错的原因。因此,在生活中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创造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去切身的体会,让他们明确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责任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发现班上的学生在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的责任心很差,于是设计了这样的几个情景。上午第四节课下了以后,学生都去进餐了,教师观察教室的讲台附近有没摆整齐的椅子,图书角的书籍零乱,等学生就餐回来后看他们有何反映。不一会,学生纷纷来到了教室。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捡起地面上的垃圾,没有一个人把椅子放置整齐,也没有一个人把图书角整理好。教师抓住这次的机遇,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明白了,自己就是集体的主人,集体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我的责任。

第三,通过社会调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以此来激励学生。

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之后,作为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走入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真正的做一位有责任心的好公民。在寒暑假期间,教师布置了一定的社会调查作业,尤其是调查社会中有责任感和没有责任感的人和现象。然后把他们调查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做一个对社会、对自然有责任心的公民,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这样做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感恩与责任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广大青少年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希望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努力承担责任,谱写出更加光明的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全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培养和塑造青少年一代常怀感恩之心,增强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培养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0:46
高中班主任提升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未来英才(2016年16期)2017-01-11 15:13:58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高职大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8期)2016-07-08 16: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