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主义视角下中职英语分层教学探析

2017-04-20 12:14:30吴小忠
魅力中国 2016年34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分层教学

吴小忠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生本主义理念指导下实施中职英语分层教学:关爱、尊重学生,在单元导入、活动组织、任务设置、作业布置和学业评价等各教学环节的设计均要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相匹配。

【关键词】生本主义理念;中职英语;分层教学

中职学生因在英语学习方面底子薄、习惯差、能力弱、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所以造成成绩较低且参差不齐。有鉴于此,广大中职英语教师对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究。目前中职英语分层教学主要有班际走班的显性分层和班内隐性分层两种模式。显性分层多用于选修课,班内隐性分层更适合于常规课堂教学,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只是单凭任课教师一己之力,工作量大,较难以持久。要使中职英语分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进一步探讨研究新的分层教学模式,把教师的“教”、“导”和学生的“学”、“用”更为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剖析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困惑

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学生的“学”缺乏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动力不强,学习兴趣较淡薄

由于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认识不足,不少教师在英语的“导学”上花的功夫较少。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仅有简单的口头描述,缺乏有效的、有趣的、直观的呈现形式,无法展现并使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魅力,无法让学生充分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一上课就直奔教学内容主题,缺乏必要的有效铺垫,当然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上也不会去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英语当然不可能学好。

2.缺乏个性化引导与点拨,学生久学无效,丧失信心

很多中职生英语学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学生虽然很用功,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多次失利之后,一些学生就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学英语的料。还有些学生下定决心要努力学好英语,却发现这也不懂,那也不明白。这时他不但需要尊重和鼓励,更需要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指导和帮助,让他能够一点一滴地进步。老师如不能及时而有效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学生只好望“问题”而兴叹,学习问题积久了就形成断层,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

3.教学方法落伍,满堂“填鸭”,效能低下

不少英语教师,尤其是接受传统教育的教师,教学思想比较陈旧,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教学手段单一:粉笔加黑板;虽未到“面目可憎”程度,但也做不到“吸睛”无数。满堂灌输英语知识,语法条目,从上课铃响讲到下课铃声结束,教师陶醉于自我表演中;但还要抱怨学生:这个问题我已经讲过N遍了,可是你们就是不会。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师“讲过N遍”,而不是学生“学过N遍”或是学生“操练过N遍”。在这样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多数情况只能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老师讲得越起劲,而学生的收获却越少。

4.英语基础迥异,众口难调,顾此失彼

中职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近乎零基础。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很多老师往往束手无策,因为教案只备了一份。照顾了学困生,学优生就“吃不饱”;照顾到中上等学生,学困生在英语课堂上如听“天书”。为此,有些老师就强烈建议学校按学生成绩分层分班。然而,由于学习能力和方式方法的差异,每一个班里还是会有上、中、下三个层次,永远做不到整齐划一。

二、遵循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原则

华师大教授、当代知名教育家郭思乐先生倡导的生(命)本教育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生本教育理念中,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从以往“以师为本”的教,转向“以生为本”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利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在能动性,自主探究学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是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始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要解决中职英语教学分层教学的问题,必须始终遵循这一理念与相关的教学原则。

三、对生本主义视角下中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

1.充满爱心,关爱尊重,培养自信

面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尴尬现状,教师必须具有“三心”——爱心、耐心和信心。只有心中充满爱心,教师的眼里才会有全体学生,才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到各层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只有当每个层次的学生被给予与其能力相适应的问题、练习和评价标准时,学优生才不会因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而不屑,学困生不会因学习内容超出其承受能力而产生挫败感和自卑心。各层次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被尊重,都能获得成就感,逐步树立起信心并有效地增强学习动力。教师要永远充满爱心,爱心产生耐心,耐心产生信心,对任何层面的学生永不言放弃。

2.精心设计,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要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与视角,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活动。英语教师必须保持年轻的心态,学会换位思考,勇于教学创新;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学设计才能贴近他们的实际。

教材中的学习材料可能已经过时,教师要对教材大胆取舍,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上选取最时新、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单元、课文导入可以选取学生所熟知的热点、明星甚至网红的图片、故事等,尽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学活动的组织可以效仿当下热播的快本、白板特工、诗词大会等电视娱乐节目,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呈现出来。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在愉悦的氛围中忘却胆怯的尴尬。尽力创造条件,使作业的提交、批阅、评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操作,实现教与学的零距离对接。

3.以学为主,翻转课堂,因人设案

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唱独角戏,尤其是在讲解语法点、词汇和课文的时候,似乎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学。事实并非如此,教师课堂上讲授知识点越多,留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就越少,也就无法将课堂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践证明,学习外语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反复运用这种语言。

以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基础,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从而达到促其尽快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时间以及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短片课前学习教学内容,避免了课堂学习中的紧张与全班必须步调划一等问题。教师可以即时、随机在课堂上检阅学生的掌握情况,对疑难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讲解、梳理与个别辅导。

鉴于学生基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为上、中、下三种层次的学生提供程度不同的学案以供学生选择。例如,在词汇学习巩固的练习中,可以设计多种练习:优等生可以选择词形转化、造句等;中等生可以挑选选词填空和词组英汉互译等;学困生选择词组互译和中英文匹配题等。各种层次的学生都会从中有所得益。

4.能力分组,有效互助,共同提高

印度教育家苏伽特·米特拉(SugataMitra)提出的自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任何学生都可以教会自己和同伴任何知识和技能,而且学习的最大乐趣和动力往往来自于教会别人学习。因此,互助学习或团队学习法受到很多英语教师的欢迎。

为实现有效互助学习,教师在分组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能力相近、基础相似者同组。成绩和能力相近的学生组成互助小组,组内学生均能得到锻炼,能够消融能力分组中的“学优生一言堂”现象。

2)组内分工明确。为确保小组互助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各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分设组长、秘书、发言人和纪律监督等角色,便于在各司其职中大家都有收获。

3)任务分层。教师在设计分层学习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组的能力水平,切不可“一刀切”。能力弱的小组应给予相对简单的问题,能力与成绩中等的小组任务难度可逐渐增加。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不能太难,使各组学生均能取得与其实际能力相匹配的成就,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三、结语

生本主义视角下的中职英语分层教学中,教师永远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年龄特点和需求。从学案到教案,从课堂提问到课后作业布置,从活动设计到学习分组,从课堂评价反馈到测试标准都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诚然,一课多案、分层设练、分层考核,工作量就會大大增加,需要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但只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学困生满怀信心,给予关爱和尊重,创造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导学手段,这些学生一定能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水平有效地学习,掌握好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程莎.浅谈中职英语教学如何构建生本课堂[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31.

[2]万萍.生本理念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下).2016(1):231-232.

[3]林彬.中职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刍议[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41.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分层教学
浅析当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善措施
中职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案例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7:05:22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25:07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中的作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3:30
张店区健身俱乐部健美操分层教学法的开展现状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56:29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48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