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功能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用

2017-04-20 23:53:42赵丹丹
智富时代 2017年2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教学大学英语

赵丹丹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功能翻译理论对中国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功能派翻译理论以译文目的论为基础,注重以译出语文化情境中的交际目的来对译文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再认识,得出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一、功能翻译理论简介

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主要包括了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Reiss)的文本類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Vermeer)的目的论以及克里斯蒂安·诺得(Christiane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等。作为一种宏观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重视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认为翻译不仅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一种必须考虑读者要求的具有目的性的交际行为。由于语言种类、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源于作者的意图及采用的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更应重视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把关注点放在译语文化与译语读者上,并因此来决定译文的形式、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法则——目的论认为“目的决定了手段”,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主要因素是受众,即译文预期的读者。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翻译的目的与译文的功能,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产生理想的译文。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帮助译者摆脱了传统理论的束缚,能够更自由地从事翻译工作。

二、大纲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6月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所有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在这三个层次中,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的要求分别如下。

一般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较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更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定位不是学术型,而是实用型。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社会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一批只知道“信、达、雅”,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书呆子。实用型翻译不同于理论上的翻译或想象中的翻译,它要求我们从翻译的实际需要出发,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翻译任务。

三、功能翻译理论对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用

自从功能翻译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它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它在中国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按照条条框框进行翻译的同时,还要教学生要符合譬如连贯、流畅、自然、通顺等的标准。功能翻译理论为大学翻译教学中翻译方法方面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翻译方法,在翻译文学类语篇和非文学类语篇中学会适当进行调整,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做出理性选择。

(一)逻辑推理法

语言是个因果网络,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任何一个句子都存在已知信息。在句子模糊不清的地方,译者可以先确定其先决条件是什么,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求得未知信息,并符合逻辑地用目标语言表达。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法进行翻译。

(二)意译法

在功能等值的前提下,在消除语言上的差异的同时,没有保存言语上的特色应该视为意译。改译法也属于意译法。例如,译者在处理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而又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部分时需要采用改译法,翻译过程中在尽量多的传递原文的信息和内容,尽量少的表露出翻译的痕迹,要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同样译者在改写在中文原文中那些大量使用夸张的表达和华丽辞藻。例如,团结湖北京烤鸭店为全聚德挂炉烤鸭。译为: Beijing Roast Duck Restaurant of Tuanjie Riveruses only the finest Beijing Ducks.因为文中的“全聚德”“挂炉烤鸭”等不为外国客人所熟悉,逐字翻译,外国读者肯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另外,中国人称富裕的地方为“鱼米之乡”。在翻译的时候如果用“a land of fish and rice”,外国客人肯定不知所云,但如果译成“a land flows with milk and honey”就非常明了,他们也能懂。所以适当的用意译法能更有效的实现原文的交际功能。

(三)删减法

英语翻译中的删减是指适度的缩减原文,使得译文变得简洁。一般来说,删减法主要包括删除一些重复的话语、行话、术语、诗歌、高调的话语和华丽的词藻。比如说,考虑到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历史时期不会为国外读者所接受,在译文中译者对有关中国独特政治生活的文字可以做简略化处理等。还有对于文中的比喻、拟人之类的修辞手法外国人也不容易读懂,因此,也应用删减法,使译文变得简洁、易理解。例如,张家界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猛兽,有点像剑戟,有的像窈窕淑女,有的像关西大汉。译为:Various shapes can be discernedin its peaks-of animals,swords and humans.文中像“窈窕淑女”,“关西大汉”这样的具中国文化的内容则直接用了humans,易于让国外读者接受。

(四)增译法

英语翻译中的增译法是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另外,有些时候增添一些解释性的词语,为了把意思更加完整明白的表达出来。例如,“天上彩虹,人间长虹。”这是长虹电视机的广告。翻译为:Let the rainbow in the sky:Send his twin brother to you——To keep your spirit high.此译文在翻译时用了增译法,采用了修辞格,运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把“长虹电视机”比作“天上彩虹”并比作两兄弟,彩虹是被世界每一个人所期望看到的审美景观,通过To keep your spirit high的增补,极大地刺激译文接受者的好奇心,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刺激购买欲望。

当前社会对英语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形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新一代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校与教师都应该重视英语翻译的教育,正确对待英语翻译教学,为社会培养能力更强的人才,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现当下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何庆机.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3]刘小祎.功能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7).

[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谢燕鸿.功能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8).

猜你喜欢
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教学大学英语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述评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19:48:44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12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9:59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0:03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8:36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2期)2016-03-25 19: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