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浅谈几点做法。
一、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情境教育运用的是先进的教育理论,让学生在快乐、宽松的氛围中参与教学的过程,使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活动有机地结合,从而不断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良好性格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用不同的情境来传授学生不同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解题思路持有不一样的想法,这一过程就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多设计有关此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主动说出对解题思路的见解,且有助于语言能力的表达,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慢慢地培养起来,除此之外,数学教学中,老师还应多注意对数学语言的表达,将课程活动的内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相结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教师只是活动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及合作者,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数学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准备不一样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验品,分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量出其长、宽、高等数据,通过实践来求得体积,进而增强其动手、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其对探索的欲望,以及感受成功后的喜悦,有利于良好性格的培养,进而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通过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出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二、提高学习數学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等特点,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就让一些学生觉得头疼,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及环节,相信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有所提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会更好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才能有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有了良好的心态,相信慢慢就会有创新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下,加上教师的不断引导,一定会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发展的更好,数学教学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很难吸引学生,也有一些学生对数学课程抱有讨厌的情绪在里面,作为教师,更应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视频等先进的形式,以有趣的方式展现数学的乐趣,来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数学课上,还要注重联系生活,联系实践,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不易解决的事情,将数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认识左、右、上、下、前、后”时,教师可以通过站队编号的行式,利用学生的站队编号进行练习,学生在相互认识的互动中对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认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交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会有更多的想法,当然孩子也是一样,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交互式合作能形成思想上的交流,能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给同伴听,也能倾听同伴的表达,会让对方和自己有灵感,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大且有效的促进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学生会通过交流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的认识及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交互式的合作,使学生之间能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能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走曲径小路,边走边假设问题,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的长度,并号召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相信学生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可能有的学生说用步测,有的还会说用绳子测量等等,通过学生之间交互式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重要,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势必会增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还可以通过训练的方法来解决,例如:逆向思维,会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产生简便且高效的作用;联想思维的训练,能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想能拓展思维的发展,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俗话说:“听过我会忘记,看过我会记得,做过我才会理解”,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的认识,进而来理解数学,知道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感知、想象和创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稳定的知识,而这种知识是不容易被遗忘的,因为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及记忆。例如,“1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实物,例如:桌子、椅子、筷子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也包括课后练习内容,教师在安排练习题时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加强对知识的认知与巩固,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性格的发展。
总之,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社会更缺少的并不是有能力的人,而是缺少具有创新意识的人,而这种创新意识应从小培养,因此,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点,本文结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一定的阐述,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本人的想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创新情境数学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交互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