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金
【摘 要】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1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小针刀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方案,观察临床治愈率与显效率。结果:临床治愈47例(92%),显效4例(8%)。结论: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肩周炎 小针刀 中药热奄包 临床观察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组织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所致肩关节周围组织广泛粘连、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或者功能障碍、萎缩等症状的疾病【1】,多单侧发病,在中老年人群众较为多见,又称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等,中医学认为,肩周炎病理原因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使经络阻滞,筋失濡养以及或有外伤日久,气血不通,而致筋痿而不用、屈而不伸,不通则痛,属于“痹”证的范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51例肩周炎患者均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热奄包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1例肩周炎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龄32~80岁;>60岁者42例;病程1月~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1)肩痛,僵硬等。(2)体征:肩部压痛明确,活动功能受限,甚至肌肉萎缩等。(3)辅助检查X性检查一般正常,偶有肱骨大结节骨质疏松;关节镜检查可见滑膜充血、肥厚、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内粘连等征象。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刀 根据压痛点找病变的的位置定点,若压痛点不明显或者不清楚,则通过患者相反方向的被动运动诱发疼痛部位,并结合主动运动的的应力集中点找病变的位置定点(多位于三角肌止点、冈上肌肩峰端、肩袖肌腱起止点、肱二头肌起点)。确定定点,选择适当体位行常规针刀前消毒,根据定点部位肌肉、肌腱、神经、血管走向,加压分离进针刀,刀口纵行疏通、横向剥离几刀,可感觉咔嚓音消失后出刀,,术后用创可贴覆盖针孔。
1.2.2 中药热奄包外敷 针刀治疗1天开始治疗,配方:透骨草10g,重楼10g,独定子10g,制草乌10g,八角枫10g,地肤子10g,吴茱萸10g,红花10g,紫草10g,川芎10g,栀子10g,粗盐30g、冰片6g(用75%酒精浸泡7天后备用),使用时将药酒喷洒在热毛巾上在覆盖在疼痛部位(毛巾温度适宜),点燃毛巾温度逐渐升高(能耐受为度),在用准备好的温毛巾覆盖保温30分钟左右。
1.2.3 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密切关注其心理状况,真诚倾听其身心感受,并对症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排解消极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获取患者与家属信任,增强护理依从性,加强防寒保暖,积极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结果分为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各功能恢复正常;显效局部疼痛明显减轻,上臂抬高正常,叉腰搭肩正常,后伸功能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进步,但不能达到正常活动范围;无效:治疗前后疼痛症状与体征无变化。(4)严格把握针刀禁忌症,术后不宜进行重手法推拿按摩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时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1例肩周炎患者中,临床治愈47例(92%),显效4例(8%),疗程3~15天,其中针刀1~3次,中药热奄包2~14次。
3 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关节周围疼痛伴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肩周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肩部的退行性病变、外伤、急慢性劳损以及内分泌紊乱等【2】,中医方面认为肩周炎属痹证、肩凝证、漏肩风范畴,伴随年龄的增长,人体脏腑气血精血津液逐渐衰退,若遇外感风寒湿邪、劳累过度等可能会导致气血闭阻、经脉不通或劳伤经脉等,造成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疼痛与功能障碍。在肩周炎发病初期,肩关节疼痛较轻,然后疼痛日趋加重,肩周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进而逐渐累及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以及滑膜等部位,给其造成连带损伤、粘連等,破坏肌张力相对平衡状态,造成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消失,逐渐造成疼痛与肩部活动功能受限。肩部周围组织若经受外伤或劳损,会导致肩关节软组织发生粘连,则动态平衡失调,引发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因此,治疗肩周炎的关键在于使粘连松解。
小针刀疗法可直接对混合期与功能障碍期肩周炎松解粘连,配合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在小针刀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松解粘连【3】,调和气血,通畅经络,中药热奄包疗法是指将加热好的中药包放置于患病部位或主要穴位上,通过热蒸气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促使奄包内中药内离子渗透到患者病机处,以达到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调和气血的作用。中药热奄包有助于舒筋活络,改善局部血循环,使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动态平衡得到回复,阻断其病理发展,在促进肩部疼痛缓解与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上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潜伏期和疼痛期的肩周炎以理疗和局封疗效较佳。
综上所述,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又最不稳定的关节。目前大多认为粘连、疤痕、挛缩、堵塞微循环是软组织的4大病理因素,而且大多发生在肌肉、肌腱的起止点等处。小针刀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对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松解剥离改善活动功能、,解除软组织对神经血管卡压,进而改善局部循环,加快水肿吸收,促进致痛物质代谢,达到消炎镇痛、恢复肩关节功能的目的。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好、见效快、时间短、费用低、患者痛苦少,为肩周炎患者带来诸多益处。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确实体现了简、便、验、廉的特点,但是单纯针刀治疗有导致二次出血水肿的可能、配合中药外敷后能快速消肿,预防和减轻针刀并发症极大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萍,李炳华,于明霞等.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14-115.
[2]乔晓屹.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2):82.
[3]刘正,杨生文,张合勇等.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