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房大面积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探讨

2017-04-19 14:41:35朱玲
今日健康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摘 要】 目的 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控制烧伤创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778例,其中大面积烧伤患者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感染的原因并进行预防措施总结。结果 778例烧伤患者中,有64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8.23%;5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中,有36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72.00%,与所有烧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面积烧伤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应加强对病区环境的管理,无菌操作处理患者创面,并给与患者充足的饮食营养,并适时采取心理疏导,从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控制烧伤面的大范围感染。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原因

烧伤病房是医院感染多发的高危病区之一,烧伤创面作为开放性创面,极易发生创面感染和定植,感染率极高,甚至发展成为脓毒症、引起全身性感染,极易导致患者死亡[1]。引起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比如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医疗环境及措施不当等[2]。为控制感染、确保烧伤患者平稳安全的度过休克期、感染期及康复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烧伤病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是十分必要的[3]。为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778例,其中大面积烧伤患者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感染的原因并进行预防措施总结。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主要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7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13例,女性265例,年龄范围在26-65岁,平均年龄(42.71±5.74)岁;其中大面积烧伤患者50例,烧伤面积50%-95%,男性36例,女14例,年龄范围28-67岁,平均年龄(45.46±4.82)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

查阅病人的原始病历资料,同时参考医院感染质量简报及统计室提供的数据。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1月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与辅助检查确认。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主要采用率(%)表示,其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全部烧伤患者感染部位构成

778 例烧伤患者中,有64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8.23%,主要感染部位包括皮肤创面、下呼吸道感染、深静脉置管、泌尿道、胃肠道等。具体感染部位详见表1。

2.2 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部位构成

5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中,有36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72.00%,与所有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面积烧伤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具体感染部位详见表2。

3 讨论

3.1 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4-5]

3.1.1 烧伤面感染 烧伤患者的皮肤表面呈现开放性创伤,使其天然屏障功能消退,细菌易从皮肤创伤面侵入体内引发感染。且大面积烧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渗出液、溶痂下易产生积液使细菌滋生,患者长期卧床,侵袭性操作,营养缺乏等易导致感染。

3.1.2 呼吸系统感染 大面积烧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切开气管或进行插管、负压吸痰等,且患者长期卧床,使痰液积聚,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另外,刺激性化学烧伤患者多吸入有害化学气体,使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或气管内膜脱落,引发呼吸道感染。

3.1.3 大面积烧伤患者需长时间静脉输血、输液等,易刺激血管、引发穿刺部位皮肤发炎,导致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引发其他隐蔽部位的感染病灶,细菌便通过病灶不断的进入血液。

3.1.4 医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差,未遵守无菌操作的规定,换药前忘记洗手或忘戴无菌手套,多个患者换药过程中未换手套,从而导致交叉感染;医生在手术或侵袭性操作过程中无菌意识不强,未科学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易引发感染;在气管切开时,护理人员护理方法不当易诱发感染;留置导尿管操作不当,易损伤患者黏膜,加之消毒措施不到位,可引起泌尿道逆行感染。

3.2 防控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措施[6-7]

3.2.1 科学处理烧伤创面 烧伤创面是细菌生长繁殖并发生感染的温床,应将其作为控制感染的关键点。在发生创伤后首先进行深层次清理,根据创面的感染状况,预测大片肌肉可能坏死的位置并切除;对于感染较轻、焦痂干燥患者,可延缓处理。定时更换渗出液浸湿的床单、覆盖物等。保持患者颈部、腋下及会阴处暴露治疗,防止潮湿,保持创面干燥,预防滋生细菌。定时为患者翻身,防止创面受压,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创面恢复速度。

3.2.2 正确护理患者呼吸道 对吸入性烧伤患者进行切开气管或者插管时,要及时清除患者口鼻处分泌物,实施雾化吸入。帮助超大面积烧伤长期卧床的患者勤翻身,轻揉其背,提醒患者深呼吸或者咳嗽,勤排痰,减少体内细菌。同时在吸痰过程中动作要轻缓,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引发感染。

3.2.3 加强病区管理 病房内应配备空气净化器及紫外线消毒设备等,保持通风透气、消毒隔离,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医护人员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的学习,提高工作技能。

3.2.4 科学管理静脉输液通道 烧伤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输液或静脉留置针是必要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穿刺后,采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保持创面无红肿、肿痛及发热,经常询问患者有无疼痛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应加强对病区环境的管理,无菌操作处理患者创面,并给与患者充足的饮食营养,并适时采取心理疏导,从而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控制烧伤面的大范围感染。

参考文献

[1]廖米荣,章伏生,叶礼岳,等.烧伤患者创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782-4784.

[2]张玉英,赵宪华,丁继芹,等.大面积烧伤32例医院感染因素的分析及控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349.

[3]王新燕,周忠华,王翠玲.大面积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预防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12):2669-2670.

[4]孙昇.大面积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防控措施[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5):654-655.

[5]董运凤,张静涛,李红英,等.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9):2265-2269.

[6]谢金,沈光裕,林欣,等.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093-2094.

[7]徐敏,张明谏,李敬永,等.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学变化及其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顾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3):541-549.

作者简介

朱玲,女,1974-06-03,山东省淄博市,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公共卫生,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珑山路103号淄博凯达医院(博山烧伤整形医院),255200

猜你喜欢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河北果树(2022年1期)2022-02-16 00:41:26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1-09 11:15:07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临床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01:15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加强护理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