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

2017-04-19 13:17:56郑婷婷
今日健康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效果

郑婷婷

【摘 要】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探索最佳阻断方案。方法 将220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双阳性的母亲及其所生新生儿分成3组。结果 第一组母亲在分娩前三个月每月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ml,出生婴儿按0、2周注射HBIG200IU/ml;第二组婴儿出生后按0、2周注射HBIG200IU/ml;第三组不使用HBIG。所有婴儿按国家免疫程序(0、1、6月)注射乙肝疫苗。对220名儿童进行3年血清学追踪观察(1、2、3岁)。结论 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母婴阻断 效果

引言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其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经此途径传播的婴儿至少可携带HBV10年以上。故阻断HBV母婴传播对控制乙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HBV的传播的效果,笔者对188例乙肝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开展母婴HBV阻断研究,经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

笔者于2016年2月~2016年9月对笔者所在城市各大医院产科门诊预产期检查的孕妇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其中220名孕妇为无症状HBsAg、HBeAg双阳性携带者(年龄21~33岁)。此220名母亲及他们所生的新生儿223名(女115,男108)均作观察随访对象进行检查。

1.2 方法

对此220名孕妇,产前三个月每月进行一次体检,检测HBsAg、HBeAg,并将其随机分为3个组。第一组75名,每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胆白(HBIG)200IU/ml,共3次;第二组75名,第三组70名(作对照组)。对第二、三组每月作体检不注射HBIG;所有孕妇在分娩前检测乙肝HBsAg、HBeAg。三组所生新生儿在24小时内用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HBsAg;然后第一组、第二组按0、2周注射HBIG(200IU/ml),同时按0、1、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第三组只接种乙肝疫苗作对照组(表1)。以上三组婴儿在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第三针后一个月采静脉血,检测HBsAg,以后在1岁、2岁、3岁时随访并检测血清学指标。

2 结果

阻断组106例孕妇所分娩婴儿12月龄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HBsAg阳性5例,HBsAb阳性96例,二者全阴5例,乙肝感染率为4.72%,HBV阻断率为95.28%,HBsAb阳性率90.57%;对照组82例婴儿中,HBsAg阳性者16例,HBsAb阳性者60例,二者全阴者6例,婴儿乙肝感染率为19.51%,阻断率为80.49%,HBsAb阳性率为73.17%,经统计学检验,两组乙肝感染率和HBsAb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10.20,P=0.001;2=9.91,P=0.002)。

3 讨论

母婴传播是导致慢性乙肝的重要原因,80%--90%的新生儿感染HBV后发展为慢性携带者,而其中约35%将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而成人乙肝病毒急性感染的慢性化不足3%。慢性活动性肝炎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一个重要原因。HBV母婴传播可发生于产前、产时及产后。产前的宫内感染是公认的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由于妊娠晚期时,滋养层逐渐变薄,并形成绒毛-血管膜,使HBV更易突破胎盘屏障,所以HBV经胎盘感染胎儿的时间主要在孕晚期。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在孕28,32,36周时注射HBIG,也有学者主张自孕20周开始注射HBIG。

本次研究选择在28,32,36周时注射HBIG,效果肯定。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已被肯定,但单用乙肝疫苗对母婴传播的阻断不完全。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母亲的婴儿免疫失败率高达55%。HBIG是一种被动抗体,其中的抗-HBs抗体可与HBsAg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同时可激活补体系统,增强人体体液免疫,降低母体血中HBV含量,可防止和减少正常细胞的感染,减少HBV在体内的复制。孕晚期胎盘有从母体输送IgG抗体的功能,可使胎儿在宫内获得被动免疫。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对HBsAg阳性孕妇及新生儿实施主被动联合免疫,其保护效果优于单一免疫。本次试验A组HBsAg携带率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于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确切。

一般来讲,病毒疫苗和其抗体同时使用会降低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水平,而HBIG联合乙肝疫苗注射并不影響主动免疫的建立。同时,也不会产生有害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本文2组1a随访时抗-HBs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注射HBIG不影响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从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孕晚期及新生儿应用HBIG联合乙肝疫苗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但由于母婴传播途径及机制较多且复杂,联合免疫并不能100%阻断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及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卫华,郭芳,金晓舟等.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1):71-73.

[2]王建设,朱启镕.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长期随访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9):558-560.

[3]杨思佳,刘瑾红,佟雪莲等.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对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感染情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698-700.

[4]吴限,高夕雷,孙文等.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调查[J].海南医学,2012,23(21):11-13.

[5]黄晓莉.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9):1468-1468,1470.

猜你喜欢
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效果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康颐(2020年6期)2020-09-10 09:06:06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1:50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