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3种手术差异

2017-04-19 00:58:03谭子贵张冬梅
今日健康 2016年10期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谭子贵 张冬梅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侧疝71例、腹股沟直疝79例。按手术类型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每组各50例。对比(1)三组手术时间、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2)三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情况。结果:(1)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均短于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在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上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和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2)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是理想的手术。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内脏器官离开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薄弱点或孔隙进入另外部位,就称为疝。腹部为疝的高发部位,其中腹股沟区占所有疝的90%-95%。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000万例人群发生腹股沟疝[1]。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19世纪建立现代疝外科学,历经百年发展,手术从有张力发展到无张力。本文拟以我院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常用的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04年1月~2014年8月我院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侧疝71例、腹股沟直疝79例。按手术类型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每组各5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65.9±8.4岁,男性25人,女性25人)、(64.5±6.3岁,男性26人,女性4人)、(68.5±6.4岁,男性24人,女性6人);3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1)原发性腹股沟疝者。(2)单侧疝患者。(3)无恶性肿瘤。

1.3 排除标准

(1)既往有腹部手术史。(2)嵌顿疝、复发疝、双侧疝。(3)不能耐受手术者。

1.4 手术方式

1.4.1 传统疝修补术组行Bassini术。

1.4.2 无张力疝修补术组行Millikan术。腹股沟区斜切口,游离疝囊至内环处,远端开放,近端严密缝合,沿腹横筋膜下腹膜外间隙环形游离,还纳疝囊,置入网塞,网塞内花瓣,与疝环周围筋膜组织固定,外侧与腹股沟韧带游离缘固定,其余手术步骤与原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同。

1.4.3 腹腔镜疝修补术组采用腹腔镜下内环口荷包缝扎和腹腔内置网片法,选用的补片为戈尔补片,剪成合适的尺寸,直接覆盖于腹膜内表面腹股沟疝的缺损部位,用钉合器固定于腹膜数针。

1.5 观察指标

对比(1)三组手术时间、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2)三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情况。

1.6 统计学

采用SPSS17.0软件, 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手术时间、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

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均短于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在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上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和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2.2 三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情况

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关键在于对耻骨肌孔的修补,同时手术需要具备安全好、易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等优点。传统手术切口大、恢复慢、复发率高[2]。本文发现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复发率达到18%。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目前临床上常多的术式,优点在于手术区域压力均匀,网片不易移位。还有学者指出网塞外裙边平铺于腹膜外间隙,加強了腹膜囊,术后疝复发率低。但是有学者指出在修补较大腹股沟疝时,因为网塞较大,易发生变形或移位,同时患者易出现慢性疼痛和异物感[3]。此外在手术中若网片放置过高,未完全遮盖直疝三角,会造成疝的复发。

1982年国外学者实施第1例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随后腹腔镜技术得到推广。手术适应症包括斜疝、直疝、股疝、复发疝、双侧疝等。其优点体现在术后疼痛少、恢复时间快等。本文发现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在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率上明显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还有研究指出腹腔镜手术术后异物感轻微,更符合工程力学原理,同时手术中发生膀胱损伤、术中血管损伤的几率小[4]。

因此,本文认为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是理想的手术。

参考文献

[1]陈双,朱亮民,傅玉如.成人腹股沟区腹横筋膜胶原含量变化与腹股沟疝发病及复发的关系[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7(6):423-425.

[2]时德,赵渝.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探讨[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7(6):456-458.

[3]李 俊,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腹股沟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 ,32(6):499-51.

[4]唐健雄. 重视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规范化[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0,4(5):405-406.

猜你喜欢
无张力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2017年5期)2017-03-18 23:17:41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6例临床探索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5-08-29 01:31:34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98例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2015年12期)2015-04-20 17:10:55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
医学信息(2015年4期)2015-03-10 07:12:20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2015年2期)2015-02-03 08:35:43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40例疗效观察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