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英 刘静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1
一、健康教育的意义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进人们自觉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
二、健康教育的目的
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
2.提高和维护健康。
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5.增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
三、门诊健康教育形式
1.候诊大厅设置健康专栏。
在患者就诊时由接诊的专科护士,有针对性的对该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生活饮食的调节,护理常识,用药常识,急救知识,保健知识,疾病预防知识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同时给与正确的心理疏导,消除顾虑,恐惧,让患者正确对待该病,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版面力求语言通俗易懂,并配以图案,定期更换。‘
2.印发健康教育处方及手册。
即在候诊大厅或观察室内放置印有健康教育处方的小册子,内容包括常见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等的一些生活注意事项,饮食卫生,临床表现,预防知识,让患者通过自己阅读的方法获得与其所患疾病有关的知识及一些基本的健康教育常识。
3.个别指导。
由于病人知识程度和理解力不同,对个别病人,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者予以一对一指导。
4.发挥专家优势。
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定期安排常见病相关的专家上街义诊,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对前来就诊的患者给予详细的,耐心的解答,使患者通过与专家交流,沟通获得与所患疾病相关的知识,同时定期组织相关科室的专家开办门诊健康教育大课堂,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详细讲解预防知识,护理知识,并发症,治疗,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识,控制疾病的发展。
5.电化教育。
在门诊专科的候诊区设置多媒体展板,将疾病的预防知识,康复知识,护理知识,建立良好的健康教育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科普知识,以及特色专科新技术项目以形象生动的录像播放,使患者在候诊时接受健康教育知识,这样可减少候诊患者焦虑,烦躁的心理,必要时对患者观看时提出来的疑问,由候诊室专科护士以补充的形式给予指导。
四、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患者由于职业,年龄,性别,患病种类各异,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接受教育能力差异门诊也较大,因此做好门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保健意识尤为重要。
2.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患者思想负担,减轻焦虑情绪,配合医生治療,提高患者自我监护,自我监理,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
3.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尤其对知识缺乏以及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塞,此类病的根本治疗方法就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4.通过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该病的治疗,护理及预防,这样医患之间就可以建立起互相信任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1世纪对护士的最大挑战就是不但要求护士成为熟练技能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健康教育者。护士要成为一个称职的健康教育者,其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护士必须涉及范围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必须经过培训学习,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护理人员只有以更加全面的技术和手段为人类健康服务,才能获得社会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卓有成效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应对新世纪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