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2017-04-19 23:35:41李洪兴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流入地人气异乡

李洪兴

临近春节,创创姐姐归心似箭,提前两个星期到火车站购买回家的票。火车站人头攒动,在人群中,有衣着朴素、拎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有拖着行李箱的学生,还有拖家带口的妇女……排队时,我问前后左右的人:“你们都要去哪呀?”“回家。”他们几乎同时答道。但也有一个大妈说:“我要去深圳,今年去儿子家过年!”尽管是去异乡过年,但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统计,春运期间,踏上回家路的旅客已达30亿人次。由此可见,春节回家,是中国人的“年度之梦”,也是在外工作、求学的人们一年中最期盼的时刻。而去外地和家人团聚,也可以说是另一条“回家路”。那么关于“回家”这个话题,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30亿人次的匆匆脚步,刻画着不变的文化轨迹,春运未尝不可视为当代中国的心灵史诗。车辆承载着回乡的期盼,数据描绘了行车的轨迹。今年春运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统计——向来是年前“往外走”的“北上广”,成了人口流入地,“逆向迁徙”开始变成“双向迁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往亲人工作的城市,与亲人团聚。以春运首日为例,“北上广”“北渝沪”分别位列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前三甲,且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流入量和流出量基本持平。

这让人想起那句话:“你在哪儿,家就在哪儿。”老家的院落有童年的记忆,但接父母进城过年可以让他们感受現代的气息。不管在何地过年,始终不变的主题还是“团聚”。大家庭相聚也好,小家庭守岁也好,团圆相守诠释着家的意义。“爱相随,不离弃”的家庭观早已跨越了岁月和距离。属于“我们的地方”,就是家。

“回家”两个字如此牵动人心,正是因为家是感情的归属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被制成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登上大屏幕,影片传达出一种新的概念——其实“舌尖”就是“心头”。在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中,饮食往往与家相连。当一个人背井离乡,关于故乡的一切都可以勾起他的思乡之情,连最普通的食物里都蕴藏着深刻的乡愁。身在异乡吃团圆饭,品着家乡美食,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不知道这异乡团聚之时的“家里饭”,能否填满在外打拼的游子们一年乃至几年的期待?

而“回家”二字,背后更有一个“文化”的概念。如果舌尖上的家留住人的依恋,那么,家乡和故土才让文化的根脉成为“连续的统一”。还记得小时候拎着浆糊桶,跟在大人后面贴春联的场景吗?还记得除夕夜前,和同村人一道去祭奠祖先那种兴奋的心情吗?多少年过去了,父辈头发花白,少年长大成人,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家乡有哪些习俗、有什么禁忌、如何对待长幼,这些无不始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春运到来,近30亿人次的匆匆脚步,刻画着不变的文化轨迹,从这个角度说,春运未尝不是当代中国的心灵史诗。

慰藉情感、滋润心灵、延续文化,“家”是个关键。房子不住人就容易破旧,它需要温度和人气,而家正是聚集人气的地方。所谓家国天下,家是社会的细胞、国家的肌理,“回家”也是在为国家为社会涵养人情、人气和人味。也许,你在外打拼很苦,家人会轻声安慰你;也许,你工作很忙,回家就能休息;也许,你心里藏着漂泊的孤独,乡音就能让孤独融化。的确,我们终究离不开家。

不管幸福或是孤独,回家吧,抱一抱父母、诉一诉辛苦、拍一拍尘土、听一听安抚,当你走在奋斗之路上时,身后还有一条不变的归途。

猜你喜欢
流入地人气异乡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途径
异乡的植文字士
动漫星空(2020年11期)2020-11-09 03:51:38
异乡的植文字士
动漫星空(2020年10期)2020-10-29 06:54:38
异乡的植文字士
动漫星空(2020年2期)2020-10-10 05:25:02
浅析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商情(2019年33期)2019-08-27 07:24:39
人口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人气“日抛脸”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1:14:10
流动人口向哪里集聚?
人口与经济(2015年3期)2015-05-29 21:30:40
异乡明月别样情
意林(2010年19期)2010-10-22 11:57:12
Skin Food人气果蔬系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