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的新年
南依京杭大运河,北靠大清河、子牙河,三河环绕下的天津千年古镇杨柳青,曾是北京以南最重要的驿站。大运河不仅将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更将苏州桃花坞雕版艺人吸引至此,使其木版年画生产渐成风尚,一度“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时至今日,杨柳青年画堪称中国年画之首。
Left:Sightseeing horse carts pass the old town of Yangliuqing.
左:观光马车从杨柳青古镇经过。
Right: Grandpa and son looking at New Year Pictures.
右:欣赏年画的祖孙俩。
东西文化荟萃、南北风俗交融的天津,是国内过年气氛来得最早的城市之一。过年起止远不止“年三十”的新桃换旧符和一夕除旧,早在腊八就寻味知年了。
腊八节是春节前最重要的民间节日,“腊者,接也”,寓意新旧交替,又有除旧布新、迎年祈福等厚重民俗。天津人过大年始于腊八:做腊八粥、泡腊八醋,用新笤帚、新鸡毛掸子,从墙壁到房梁,清扫得干干净净,再风风火火地拥向置办年货的大军中。
“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大红灯笼、五花八门的新年挂件、熙熙攘攘的购年货人群,整个津门都沉浸在迎年的喜庆气氛中。在古文化街的街头,各种各样的吊钱、中国结、年画、华服等“中国风”年货分外惹眼,天津年俗独特魅力似乎就在大大小小、形形状状、红红彤彤的物件中。
“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在中国大江南北的众多年画产地中,杨柳青镇的年画艺术造诣和传承影响被推崇为中国之首,过年贴年画的民俗就是在这里向北方区域传播开来的。目前散落在杨柳青镇为主的天津各处的年画生产作坊,超过百家。究其长兴不衰的原因,就是背后这个赖以生存的本地市场。
来到杨柳青镇时,一幢幢雕梁画栋的仿古建筑立即映入眼帘,明清古街上,年画作坊一家挨着一家,似乎又回到了清乾隆年间的壮观景象。腊月里正是年画艺人们异常繁忙的时期,购置年画的人更是摩肩接踵。在年画店里,我巧遇前来选购年画的祁先生夫妇,家住附近中北镇的祁先生特意选了一幅《莲年有余》,他告诉我“选这幅画有三层寓意,一来是为了新春的吉祥如意,二来是庆祝年前的乔迁之喜,最重要的是女儿刚刚给添一个外孙” 。
那么一刹那间,我不禁感慨,虽然家里已经多年不贴年画了,但是年画带来的年味和喜庆记忆犹新。千百年过去了,中国人对年画的爱仍然难以割舍,仿佛贴上年画,屋子里就满了吉祥,年画成就了许多人的祈盼和梦想。
Ming & Qing Dynasty styled street in Yangliuqing.杨柳青镇的明清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