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如何伤害我们的身体?

2017-04-14 15:38:38高峰
科学养生 2017年4期
关键词:纤毛开窗黏液

雾霾里的PM2.5颗粒可以通过人体的鼻腔、咽喉下行到支气管、细支气管,再进入肺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颗粒就会“堵死”肺泡,因为人体本身有防止肺部感染的自我保护机制。

首先气管和支气管上皮都具有黏液纤毛,纤毛向喉部方向快速摆动,慢速回摆,可将黏液向喉部运送。纤毛上面的黏液分两层,内层为溶胶,随纤毛摆动而运动;外层为不吸水的凝胶,具有防止内层液体蒸发的作用,因而形成了对吸入异物和颗粒的屏障作用,粘着在气道黏膜上的颗粒由黏液纤毛运送至咽部后被吞咽或咳出。另外,在肺部还广泛分布着巨噬细胞,它具有超强的防御功能,能够清除进入肺泡的颗粒——先将颗粒吞噬,再通过溶酶体酶将其分解清除。

所以,在短期内,我们体内的保护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清除掉这些吸入的颗粒,但是长期反复大量地吸入,我们的纤毛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吞噬细胞的功能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对颗粒的清除能力下降,进而造成一些慢性损伤。这些损伤包括气道的上皮细胞形成慢性炎症、支气管腺体增生、杯状细胞在气道分泌过多黏液等,最终导致呼吸障碍。

当人们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下,相当于新增了一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时,在短期暴露下,它又可以使尚不严重的心血管斑块突然破裂,产生血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成为一道“导火线”。

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

除了直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由雾霾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也值得关注,这些负面情绪也可导致一系列连锁性心血管疾病。

严重雾霾天气情况下,降低伤害的首要原则就是要避免外出,不得不外出的情况下,必须要做好个人防护。在连续雾霾天时,也要选择适当时机开窗通风。长期不开窗室内没有新风,污染也会加重。

戴口罩可为阻挡有害颗粒物的吸入多设一道屏障,取下口罩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再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使口罩滋生细菌。

戴帽子、穿长衣。头发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强,戴帽子可缓解危害,避免过多皮肤裸露在外,可减少和有害空气接触的面积。

外出短暫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入室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

饮食方面,多喝水,加快体内的水分更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充足。

雾霾天,老人、孩子、孕妇和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哮喘、冠心病患者若要外出需要随身携带药物。若雾霾刺激呼吸道产生的咽喉不适、咳嗽、胸闷等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到医院就诊。

雾霾天时应停止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晨练除了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外,亦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冬季,天气寒冷可造成血管痉挛,出现血压升高、心绞痛。

雾霾天气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从开窗时间上来说,中午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时间的PM2.5浓度是一天中相对最低的。

猜你喜欢
纤毛开窗黏液
耳蜗动纤毛在听觉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内耳毛细胞静纤毛高度调控分子机制
自然杂志(2022年3期)2022-08-18 03:00:06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初级纤毛在常见皮肤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女子世界(2017年9期)2017-09-08 00:27:43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