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215500) 邵 文 ●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215500) 邵 文 ●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微课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环境中.微课不仅是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更是新技术条件下学校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教师应积极投入到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中来.
信息技术;微课;高中化学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深化应用,微课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学校课堂教学中,其短小精悍、方便调用的特点,深受教师的喜爱.所谓微课,即微型视频课例的简称,是以教学知识重难点为中心,结合各种教学资源,以教学视频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的主要特征就是一个“微”字,其时长短小,一般5~8min,其包含内容多而小,比如,微教案,微课件,微训练,微设计,微视频等多种微小的教学资源.它是对传统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等的完美补充与拓展,是一种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资源.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课程教学中,知识难点的教学最耗时,教师与学生都感到很困难,这也是教师备课时最耗费精力的部分.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会截然相反.所以,即使教师费尽心思去预设教学、去设计课堂教学,也难以让所有学生都可以顺利掌握知识难点,教学效果明显会大折折扣.而如果借助于微课资源平台,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在微课平台上,有丰富的微课资源供学生选择.微课平台上都是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难点基于自己思维角度制作而成的微课,也就是说,同一知识难点会有许多不同的阐述思路与解决方法,学生只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思维的解决方案进行学习即可,从而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课,课前教师提前布置学习任务单,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特征,理解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相关知识,并提示学生在中国微课网上可以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源,以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在这个微课平台上,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资源有许多,其中涉及到概念、化学方程式配平、氧化性、还原性、电子守恒规律、计算题类型等都有若干个,并且还在不断更新中,相信学生一定可以自主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果然,在下次上课检查时发现,学生都顺利完成了任务单,并基本掌握这部分内容,符合教师预期目的.此时的课堂,教师重点是与学生一起讨论在自学中遇到的疑惑、难点,利用课堂上充裕的时间进行分析、思考、比较,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通过发挥微课平台的作用,教师可将通过设计任务单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提前预习相关的内容,巧妙化解教与学间的矛盾,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案,共同提高、进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化学教学效率.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化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并且在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比例也逐年增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规律理解、对化学现象的认知,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体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分析能力,培养严谨的科研素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制约,大多采用语言讲述法、观看录像法等,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对实验无法留下深刻印象,对所学内容也感觉是索然无味,缺少探究的动力.而如果发挥微课的作用,则可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如关于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铁锈蚀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耗时过长,课堂上根本无法展现这一化学变化过程.此时如能发挥实验微课的作用,就可以将课外实验与课堂观察完美结合起来.教师可提前两周布置实验任务,将班里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按实验设计中规定的环境条件进行观察实验,并用摄像工具(如手机、摄像机等)拍下每天铁表面发生的变化,做好实验现象视频记录,然后将这些小视频制作成2min左右的微课,在上课时,让小组长在教室播放视频,并详细说明实验过程.该实验操作过程本身比较简单,实验现象也很明显,各个小组都顺利完成了本次实验,并得出了客观的实验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实验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体验了实验过程,通过实验视频在组内、组间重复播放,课堂上的相互讨论、分析,促使学生能够发现在实验时的不规范、不严谨操作,并及时纠正.实验型微课是完美阐释耗时较长的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方式.尽管教材中也配套了相关的实验视频资源,但这些资源有时会“水土不服”,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实际教学需要.而将实验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录制实验视频,呈现实验过程,并制作成实验微课,则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习惯,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现行高考模式是“3+1+1”,即语数外三门必考,两门选修科目其中一门文科生必考历史、理科生必考物理,另一门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一门作为选修课考试.该高考模式下,从学校到学生再到家长对化学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普遍存在上课课时少,课后也基本没有时间处理化学作业,特别是高三复习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层次分化比较明显,基础较弱的学生想要夯实基础,争取保稳“B”等级,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却觉得“吃不饱”,渴望有更深层次提高,获得更高的等级.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真正向面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从而使得化学教学工作非常被动,课堂效率不高.微课的出现正好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一个难题.比如在高三综合练习试卷的讲评中,教师可以事先以题目为单位,将每道题目的讲解分析录制成21个微课视频并上传到相关微课资源平台.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作业批改的情况将学生集中出现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评,其余的题目,或者有些同学课上没有及时消化的题目,学生都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通过微课资源平台自主观看学习.将习题讲评制作成微课,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一对一”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具有显明的时代特色,它必将得到更加迅速的完善与发展.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为新时期的学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化学教学事业开创一片新天地.
G632
B
1008-0333(2017)06-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