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广东和浙江区的综合评价测试而未被录取的同学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未录取通知书”:内有校长徐扬生的一封信和一本印着港中大(深圳)logo的紫色笔记本。笔记本上还印有徐扬生书法作品“天下无难事亦无易事,人生有苦时方有乐处”。
每年夏季,是高校录取通知书漫天飞舞、往来穿梭之际。深圳大学豪华范的“盒子”、清华大学附送文艺范的《瓦尔登湖》、浙江农林大学用毛竹做成科技范儿的录取通知书,这些“爆款”,都体现出大学“私人订制”的迥异性格。而在“录取通知书哪家强”的关注之外,深圳港中大发出的2100封未录取通知书,堪称“逆行的风景”。
素材解读
对于这份未录取通知书,是对那些未入围考生的思辨能力和眼界学识的尊重。识英雄,自然重英雄。作为先行者,深圳港中大对于那些敢于参加淘汰率达90%的综合评价测试的考生所做的,可以说是一种人文关怀。那些沒有走到最后的考生,他们虽然是落榜生,却不同于普通的名落孙山,更不是在高考中失败。这种“功夫在书本之外”的教育模式,正是深圳港中大“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择才逻辑。
适用话题
人文关怀、尊重学识、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