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2017-04-12 18:22:05日燕古丽·买买提
魅力中国 2016年47期
关键词:活动数学课堂教学

日燕古丽·买买提

摘要:随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提出,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小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实现高效课堂也成为每位老师思索、探讨的关键。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最完美的达到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致力达到的目标。本篇论文将主要介绍几种方法来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最完美的达到教学效果。要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去探索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挖掘优化的教育结构,以适应时代需要。通过自己从教的历程与体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认真钻研教材,因时制宜驾驭教学方法

对知识的结构掌握是保证数学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结构是指在新观点、新教材下所掌握所达到的知识点,是学习后已经奏效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首尾连贯,循序渐进。对教师而言,清楚地掌握知识的结构,了解各学龄段、各学段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教材内容,从而为因时制宜地驾驭教学方法,传授得当的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其次,学生智慧发展也取决于有效的知识,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知识总量中,不是所有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的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的有效知识;另外,学生的思想提高仍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这种知识量指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实在有益的内容;再者,教学的心理效应也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学生的学习需要活动,小学生本身也喜于活动,他们希望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形式当中获取知识,实现自主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新颖有趣、多样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使他们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诸如情境表演、小组合作、操作实践、比赛闯关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活动形式。心理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对既动脑、又动手的直观形象学习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主动探索、发现和掌握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小售货员”的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争当“小小售货员”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这样不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情感,促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使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三、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巧提问题,促进思维发展;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比如,教学比例尺这个内容时,我先设问:“在一张纸上能绘出中国行政区划图吗?大家想知道怎么绘吗?”在这种情境下,全班学生马上就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心态,有了这种欲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研讨。但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远远不够,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他们主动学习。目前,学生所面对的未来是科技、人才竞争的时代,不会学习的人就要被现代信息社会所淘汰,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会学生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还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學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总结学法。比如,教三角形面积公式,课前让学生带来许许多多的三角形,有实物的、有图片的,教师先指导学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纸片割、补、拼,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再去学习梯形、圆形面积就会得心应手,主动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四、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运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出示生动有趣的画面和播放有韵律的音乐,能创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鲜明、生动的形象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顺利进行。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运用多媒体技术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心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显示,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一座美丽的花果山上,住着一群猴子。一天早上,猴妈妈为她的三个宝宝每人准备了一个饼,但要分早、中、晚三顿吃,猴妈妈先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给了老大;老二看到了,它觉得一份太少了,需要二份,于是猴妈妈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了六份,给了老二两份,满足了老二的要求;老三看到了,觉得二份也太少了,最好是三份,于是猴妈妈就把第三个饼平均分成九份,给了老三三份,同样也满足了老三的要求。”此时画外音和文字同时出现:“小朋友,从故事中我们看到老三吃了三份,那它吃的最多,是吗?”由于视觉、听觉同时作用,再加上故事本身对儿童又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一开始同学们就集中了注意力;又由于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学习热情高涨,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起讨论了起来,并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了,而且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很容易就明白了抽象的数学问题,无疑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郝永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成功:教育》.

[2]陈 莉.小学数学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猜你喜欢
活动数学课堂教学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