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04-12 18:02:55赵国锋
魅力中国 2016年47期
关键词:创建初中信息技术构建

赵国锋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进程也在深入化的向前推进,改善课堂以往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高效的课堂既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如何创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是信息技术课堂急需改变的需求。本文就针对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可以有效促其创建高效课堂的方法,以便于提供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创建;构建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教育行业也是如此,可以说现代社会也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在我国众多学校当中都已经设置了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可以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要想建立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就必须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从多个方面提升自己,不但要按时完成老师的布置任务,还要自己思考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记忆和掌握,从而可以与社会相适应。

一、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方法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就要求老师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采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用创新、有趣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在其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还可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比如讲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走进因特网》,教学目标是了解因特网中的IP地址、主机名等基本概念;了解因特网提供的常用服务。此时通过设开放性的课堂情境,让初中生谈谈自己利用互联网做什么。学生参与性强,有的学生说上网查学习资料,有的学生说上网购物,有的学生说上网玩游戏等等。然后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做演示,结合学生获取信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说明,教会学生分析信息的可信赖性和真实性。然后让学生了解家里的网络形式、硬件设备等,并进行全面的讲解和实践演练,以巩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适当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也为教学提供了便利和教学新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可以将多媒体应用在其中,为其播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小知识、小视频等,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和资源,让他们进入到创新的课堂当中。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比较喜爱多媒体教学,与教师的配合程度要高于普通课堂教学。比如讲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因计算机系统不断你更新,导致学生所了解和认识的不够全面,老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搜集一些计算机操作系统,让初中生有清晰直观的认识。课件中出现DOS、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XP等系统,初中生目不转睛的观看。然后进行师生互动问答,教師:“刚组装的计算机能直接使用吗?”学生:“不能。”教师:“为什么呢?”学生:“没有安装系统软件。”教师:“对,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而我们刚组装的只是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而已,也就是‘裸机,‘裸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还需要我们给它安装一系列的软件才行。那么面对这么多的软硬件资源,就必须要有一个管理者来进行合理统一的管理才能使计算机正常工作,这个管理者就是计算机操作系统。”

三、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时间操作能力的培养,合理的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找到快乐、兴趣,强化学习的动力。比如讲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要求初中生能综合运用PPT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多媒体演示文稿;学会设计多媒体演示文稿,学会评价多媒体演示文稿;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老师要在教学前收集大量有关“多媒体演示文稿”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压缩为文件,上传服务器发布到局域网中。然后告知学生服务器地址,让其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有关的信息。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技巧、操作方式等,以满足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为了锻炼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可以组织一次“我的理想”实践活动,要求初中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文稿的内容主要是体现自己的理想,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等等。初中生都积极地思考并进行操作,在制作完成后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四、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层分类教学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这样不仅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失去了兴趣。所以,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就应让学生来当学习的主导者,老师为引导者,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实施分层教学,让全体初中生都得到进步。比如讲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图文处理》,以“美丽的家乡”为主题,让学生制作宣传板报,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感受,从各个方面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但是,在操作中也会认识到电子文档作品由于缺乏色彩而显得单调。然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图片,为文档插入图片,要求注意整体的搭配。此时,对于操作能力强和勤于思考的尖子生,就可以充分理解老师的意思,并将家乡的特色和文化背景体现出来。对于操作能力差和不爱思考的后进生,就要求稍低,避免跑题和偏题的现象。通过实施分层分类教学,能够有效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使全体初中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更加高效。

五、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不仅可以有效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在构建课堂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在课堂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增强高效课堂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谢启湛.初中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17,(03).

[2]周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6,(12).

[3]聂欢.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2016,(34).

[4]王玲玲.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23).

[5]黄珍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策略[J].思维与智慧,2016,(20).

猜你喜欢
创建初中信息技术构建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22:02
“微课”
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创建高效课堂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以预算为前提的成本考核体系的创建与思考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