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班级的健康发展

2017-04-12 16:29:36雷洪菊
魅力中国 2016年47期
关键词:和谐关系班主任小学生

雷洪菊

摘要:本文主要对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行策略研究,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角度促进班级的正常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和谐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属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范畴,是指作为班主任的教师和学生在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认知和态度等,它是班级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在教育关系中最受瞩目的便是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针对小学学生群体的独有特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关于小学班主任与学生间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问题。

一、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教育观,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人把 “传道”摆在受业的前面,强调“道”的重要性,在今天,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开放社会中,人的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是一个人站稳脚跟,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在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注重 “以人为本”,而学生应尊师重教,独立思考,在学习活动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健全人格。优化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 班主任若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会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生对教师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向师性”,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生活中或者是教学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行之有道。在政治和思想道德修养、 文化知识、生活态度等方面都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较好的榜样。例如,班主任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以自己较好的道德修养促使学生自尊自爱,以自己自立自强的态度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事,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二、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掌握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技巧

小学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就是要深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和发展。因此,要想更好地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和情况,真正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做到因材施教。小学生的心态和性格都没有完全成熟, 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意识比较薄弱,往往会犯简单的错误。这时,小学班主任不能随便出言伤害学生,取而代之的是要更加有耐心地深入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多一些包容和关心,少一些斥责和体罚,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班主任要学会“品味”学生的过失,少一些指责和歧视,多一些宽容与理解。懂得品味和艺术地纠正学生的过失,是检验教育者是否真正具备素质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更能反映出教育者综合素质的高低。班主任还应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积極改正。

另外,掌握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技巧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小学生的内心想法比较单纯,若是班主任可以“蹲”下身去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思考问题,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会变得更加融洽。因 此,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培养与学生之间沟通的能力,以更好地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下列几点:

1.班主任要深入班级接触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积极地与其沟通交流,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2.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少运用贬低性的语言,从而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关注学生在学习、情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情感关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不仅仅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情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通过情感沟通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进行五下课文《母爱》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讲述自己与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班里有一个学生写到自己的母亲整天上班,没有时间陪伴自己,作为班主任,笔者找到了这位学生进行沟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能够理解自己的父母,与此同时,笔者还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除此之外,笔者还推荐给学生一些关于父爱、母爱的读物,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父母的艰辛。

四、对待学生严慈相济,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

虽然班主任在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时要避免过于严厉,造成学生不愿意,甚至不敢与班主任交流,但这并不是说班主任就应该完全放下教师姿态,完全听从、放纵学生,因为这种过于溺爱的管理方式虽然会让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但也会影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许多学生会因此不服从班主任的管教,降低了班级的管理质量。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应该注意严慈相济,既让学生愿意与自己交流,同时又能够尊重、听从自己的管理,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例如,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趣味测验等方式,巩固、检测所学知识,但往往有些学生的回答不够好,这时笔者并不会只是单方面鼓励,也会指出学生回答中的错误,提出完善意见,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为严谨。

五、开拓途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每个学生生长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性格爱好千差万别,志向追求迥异。针对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想方设法与学生交流沟通,开拓途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用典范事例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爱国情感,进而走进学生内心,启迪学生心智。在课堂上创设讨论教学模式,善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允许学生出错,引导学生吸纳他人意见,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敞开心扉。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体育竞技活动、登山野炊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亲近自然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活动中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和应答学生的呼声,让师生心与心产生碰撞,打动学生的心。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有被探索的价值。探讨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内涵及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构建起和谐良好的关系,学生才能够与班主任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接受班主任的指导与教育,共同克服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使班级和学生都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超文,刘树谦主编.《教师的人际关系》[M].广东出版社.

[2]郭跃.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构[J].亚太教育,2016,(34).

猜你喜欢
和谐关系班主任小学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夸夸我的班主任
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构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21:06:03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方式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48:58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理论导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5:39:43
法律视角下民办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建设
我是小学生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