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制度的思考

2017-04-12 16:27:42陈佳
魅力中国 2016年47期
关键词:制度管理

摘要:我国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社会信用管理的重大挑战。在社会信用管理方面存在体系不健全、法律监管制裁不力、法治教育薄弱和诚信教育缺失等问题。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制度需要大力推进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制度化;全面增强社会信用管理法治化;努力加强社会诚信教育。

关键词:社会信用;管理;制度

我国紧跟世界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创造出一系列可喜成就,经济、医疗健康、教育、劳动就业、娱乐休闲等方面进步很大。但发展的具体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与挑战,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在社会信用管理方面问题还较多,尚有颇多工作要做。

一、我国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社会信用缺失的关键原因是信用体系不健全,甚至是体系跛脚。我国在政府信用建设上投入较多,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方面投入力度、强度则不够。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三方面都不能落下,它们辩证统一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过程中。企业信用方面,坑蒙拐骗、强买强卖、侵权霸市等问题依然存在且疏于管理,有恶性发展态势;个人信用方面,借贷不换、虚假经营、规避责任等行为数见不鲜。失信行为不仅给企业和公民自身带来不良后果,也对整个社会产生消极影响,拖社会公平正义发展道路的后腿。因此,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短板急需弥补。

(二)对失信行为法律监管制裁不力,法治教育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在失信监督管理上努力加强,但力度不够,打击失信行为呈现出“打地鼠”态势,打下去又冒出来。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诚信监管制裁制度。主要原因是法律监管惩处不够严苛,诚信管理立法滞后,缺乏针对性。失信行为大多以罚款处罚代替法律惩罚,这令多数违法失信者钻法律的空子,逍遥法外的同时挣着不义之财。另外,诚信法治教育和宣传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没能长期深入开展下去,失信者和违法者认为不讲诚信的后果并不严重,反而觉得从中有利可图,长此下去,不知不觉迈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社会诚信教育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现代化不断发展,在个人利益和企业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诚信的纯度有所下降。全社会诚信道德方面出现了很大缺口。一方面学校诚信品德教育缺失。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缺乏有效性开展,人们总认为思想品德课是副科,不少学校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甚至还占用该课程上其它课,事实上思想品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观、人生价值观影响极大,对一个人一生的人格起着基础性作用。而且高校公共政治课的受重视程度也不理想,政治课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一门关键性课程,在学校不好好接受政治课教育,将来走上社会容易失信失德,甚至走上违法道路。另一方面社会诚信教育宣传范围较狭窄,力度也较小,形式过于简单,影响力和感召力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论是对个人、企业还是社会其它各部门各组织,诚信教育都有待深化,诚信理念植入有待加强。

二、建设我国社会信用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

(一)大力推进社会信用管理的制度化。

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化需从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三方面协力推进。以政府推动为主体,再结合市场培育,加强对个人的管理监督,努力实现全社会信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令社会信用管理走上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之路。

1.政府起好带头作用。首先要做出信用管理的总体部署,然后设计出具体管理措施,增强各部门协调监管,确保在执政过程中取信于民,为社会发展提供好基础性服务,使自上而下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将政府信誉落到实处;另外,要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政府带头积极动员全社会开展制度化规范化的诚信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讲信用、守信誉的良好风尚。这不仅能大幅提升政府形象和信誉,而且能密切政府与百姓的鱼水关系,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

2.构建企业信用管理合理体系。从内部看,企业应具备诚信管理经营理念,增强信用意识。要强化对失信行为的约束监督,形成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且严格执行,强化风险意。在商品生产和流通方面加强诚信建设,严格生产标准、改进生产条件、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售后工作,以最好的服务和最优的商品献给消费者。从外部看,政府需提高对企业信用的监管水平,完善信用评价方式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不良行为的举报系统和处罚系统,政府对企业信用的评价可采取分级方式,如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提高企业守信自律意识。鼓励企业之间相互监督,提高我国企业整体信誉。

3.进行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化建设。我国个人信用管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制度化格局,需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要加强诚信奖惩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对于个人信用管理可建立信用档案,把失信行为记录下来放进档案,让人们知晓失信的严重后果,进而做讲诚信的好公民。还可在个人信用领域树立正反面典型人物進行宣传教育,提升全民诚信意识,将诚信真正落到实处。

(二)全面加强社会信用管理法治化。

小的失信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会一步步恶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社会信用管理法治化备受重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着重强调依法治国,强调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意见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国家需根据实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法律,如《信用信息公开法》、《消费信用保护法》等,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加紧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档案法》等。加强对公职人员的诚信要求,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全社会开展讲信守法教育宣传活动,如发放宣传手册、开展诚信守法交流会等,令个人和企业逐步提升法律意识,引导他们诚信做人、老实做事。

(三)努力提升全社会诚信教育水平。

社会诚信教育是关乎全民道德素质的大事。诚实守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倡全民诚信很有必要。当然,教育活动关键是要长期深入开展,不能急于求成。第一,校园诚信教育要抓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要加强,注重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教育。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后备军,一定要有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将来踏入社会少走弯路少犯错。第二,加强诚信教育在企业文化中的影响力,好的企业必须具备正确的经营理念,讲求诚实守信原则,否则即便一时得益也难长久立足。要定时开展诚信教育座谈会、看诚信宣传片等,进而由思想转入行动,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第三,利用网络、媒体大力宣传,一是诚信知识文化宣传教育,二是对典型诚信事件和人物宣传,教育大众。第四,社会诚信教育与自我诚信教育相结合,公民要有自律意识,主动进步,提升个人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27.

[2]张龙.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3]黄丽云.诚信建设的困境与法治化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4.

[4]张从海.以政务诚信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5]谢新松.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律化规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作者简介:陈佳(1990—),女,汉族,山西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研究生(研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猜你喜欢
制度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