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约特派记者 孙卫赤 张朋辉 ●本报记者 李萌 ●甄翔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在世界舆论场上彻底“火”了一把,因为涉嫌暴力赶客,该公司陷入巨大的争议旋涡。上周日,美联航一架由芝加哥起飞的航班由于机票超售,在提供赔偿金寻求“自愿下机”未果的情况下,随机抽取4名乘客。被“抽中”的一名亚裔医生拒绝下飞机,结果被粗暴地强行拖走。该乘客一度发出尖叫、脸上沾满血迹的视频被传到网络上,引发社交媒体的怒潮。昨天,这一事件引发的愤怒也在中国互联网上迅速扩散,并受到众多国外主流媒体的关注。震惊之余,许多人呼吁抵制美联航,更有不少人质问:这样的“待客之道”合适吗?
“太可怕了”
事件发生在4月9日晚。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从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飞往路易斯维尔的美联航3411号航班,由于4名机组人员临时乘机准备执行下一班飞行任务,导致飞机超员,便在机上寻求4名乘客“自愿下机”。起初美联航承诺赔偿400美元及一夜酒店住宿,但加至800美元都无人下机,航空公司于是随机抽出4人。其中,一名自称是医师的亚裔男性以第二天必须为病患看诊为由拒绝下机,结果遭到安全人员强制拖离。
多名乘客拍下了现场视频并上传到社交媒体上。视频画面显示,一番交涉后,一名机场安全人员突然猛力把这名亚裔男子从座位上拖出,该男子发出几声尖叫。随后安全人员拽着这名男子的胳膊往外扯,男子的眼镜滑落,上衣翻起,露出腹部。该乘客被拖离座位时,头部疑似撞到旁边座位,嘴角有不少血迹。这一过程令机舱里的其他乘客一片哗然,一旁的女乘客高声喊:“噢!我的天啊!你们在做些什么?天呐!天呐!天呐!”
其他几段视频显示,该男子后来又衣衫不整地跑回座位,歇斯底里地说道:“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杀死我吧!”目前这名亚洲面孔的乘客身份还未得到确切证实,但美国华文媒体普遍强调他是一名华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引述一位名叫布里奇斯的目击乘客的话称,这名被拖走的男子说了一句话,大概内容是:“就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要选我。”还有乘客表示,他似乎变得迷迷糊糊。香港“01”网站11日援引《路易斯维尔信使报》的消息称,有匿名人士表示,该男子名为大卫·道(Da⁃vidDao),现年69岁,来自越南胡志明市,估计是越南华侨。
事件曝光后,在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洛杉矶时报》评论称,航空公司和安保人员的行为粗暴、随意、令人费解。《华盛顿邮报》称,将乘客强行赶下飞机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一些公关公司分析称,这起事件对美联航的形象打击不可逆转。路透社称,这起事件在社交网站推特上成为热点话题,用户纷纷表达他们的愤怒。有网友写道:“他们将一名老人打出血,将他拖下飞机,以便他们自己的工作人员可以坐他的座位。”
“以你为耻:男子被强行拖下美联航飞机引发愤怒”,美国《时代》周刊网站以此为题称,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想让我坐美联航?除非把我硬拖上去。”“德国之声”报道的标题是:“惊了!美联航一名亚裔乘客被‘随机暴力拖下飞机。”CNN援引一名同机女乘客的话称,太让人伤心了,虽然没有看到事件全过程,但男子的尖叫仍让她心有余悸。还有人说:“太可怕了。我昨晚睡不着觉,看到这段视频让我直起鸡皮疙瘩。”网友们还纷纷制作、拍摄恶搞美联航的图片。许多人到白宫网站上联署声讨。受事件影响,美联航股价11日上午一度大跌近4%。
涉嫌种族歧视?
美联航在事发后的态度也受到不少质疑。CNN称,美联航发言人表示,当时公司员工已向该乘客数次做出解释。该乘客拒绝后,机组人员根据美国交通部的有关规定让地面执法人员上机强制将其带离飞机。美联航首席执行官奥斯卡·穆诺茨10日晚在声明中称这起事件“令人痛心”,并为“不得不重新安排乘客”表示道歉。声明还说,美联航已启动应急程序,全力配合当局的调查。与此同时,美联航也启动了内部调查程序以查清事情经过。“我们也在与该乘客取得直接联系,以便妥善解决此事。”
媒体注意到,穆诺茨并没有向这名乘客道歉。美国《财富》杂志网站称,穆诺茨在给公司内部的邮件中表示,工作人员遵守了操作规程,批评那名乘客“精神分裂、好斗”。芝加哥民航部门则发表声明说,一名机场警察没有依规办事,已经被停职,接受调查。美国运输部表示,正在调查美联航是否遵守相关规定,按照要求制定拒绝乘客登机的相关准则。
“美联航强制乘客下机”事件11日也在中国社交网络上刷屏,仅在新浪微博上,该话题截至昨晚的阅读量便高达近3亿。这也受到外媒关注。英国《金融时报》称,美联航强行将一名乘客赶下超员的飞机引发轩然大波,在社交媒体上引燃的怒火愈演愈烈,已经超越国界和语言,在中国微博上成为头号热点话题。美国知名华裔脱口秀笑星黄西在微博上发帖明确支持这名乘客,备受关注。他写道:“‘我被选中下飞机或多或少是因为我是华人,我想给这位被打乘客点个赞。很多华人感觉自己受歧视但碍于面子不说出来,导致西方主流媒体和公众都不把歧视亚裔当回事儿。”
《华盛顿邮报》称,美联航强行驱赶一名乘客的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但在中国,一种令人不舒服的事实更让人怒不可遏:这名医生是亚裔。许多人认为这起事件是美国虚伪的例证,一名网友称,这“完美地展示了”美国的人权,“美国人常常说他们有民主和人权,但他们甚至不能尊重有不同肤色的人”。英国广播公司以“美联航争议事件引发的愤怒在中国互联网上迅速扩散”为题称,不少中国网民披露自己乘坐美联航的“恐怖故事”,还有人在微信上呼吁抵制美联航。不过也有网民表示这事或许与种族无关。有网友说:“美联航应为此付出代价,这不光是因为他们赶下飞机的乘客是华裔,任何人都有权拒绝不合理的待遇,这关系到尊严。”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在美国的华人朋友也在微信朋友圈对此事件表示愤怒,有的认为事件涉嫌歧视,有的说近期出行不会再选择美联航。就在上月,该公司还因为拒绝两名穿着紧身裤的少女登机而引发争议。
美联航华裔机师并同时拥有医师执照的丁毓麟博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美联航的飞行员感觉很丢脸,“没法在公众面前穿联航的制服了”。但他同时表示,因超额售票或是机组人员因公临时搭乘飞机而要求乘客自愿放弃座位并获得补偿的情况,是美国航空业界的惯例,在不自愿但是被抽中的情况下,是一定要下飞机的,因为在订购机票时就有这样的条款。“机票就是合约,航空公司有权做出这样的决定。”
何不尝试更明智的做法
超售机票在美国并不违法。2016年美国交通部的数据显示,全美12家航空公司平均每1万名乘客有0.62人因超售被迫下飞机。美国交通部的飞行权利指南指出,如果没人自愿下飞机,航空公司可根据值机时间、机票价格等标准选择让哪些乘客下飞机。外界目前还不清楚,美联航这次具体是怎么“随机”抽取4名乘客的。CNN引述美联航发言人的说法称,美联航采用的系统是综合考虑不同因素来确定让哪些乘客下飞机,包括是否需要转机、下飞机会给乘客造成多长时间的延误等。
然而无论如何,这次“强拖”事件都显得极端。一名中国航空业内人士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因为有些人买了机票可能会改签或不去乘机,如果完全按照实际座位数来售票,就会造成座位空置,资源浪费,所以一般来说,航空公司会超售一点,以保证上座率。超售属于国际惯例。如果出现超员的情况,中国国内的做法是与乘客进行协商,给乘客相应的补偿,多数旅客还是比较配合的,协商是以乘客自愿为原则,不会采取抽签的方式,否则会引起矛盾。如果没有乘客愿意下机,也肯定不会出现硬把人拖下飞机的情况。
美国华裔刑事辩护律师邓洪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安全人员在乘客并没有攻击性的情况下采取武力措施是“用武过度”,再加上社交媒体将这些粗暴行为传播出去,所以事件引起民愤。美国天津同乡联谊会会长温桂芃说,如果这名乘客是医生并说明第二天要看诊病人,不能改时间,这是非常合理的说明,航空公司应该转与其他乘客商量是否可以改期,不应该对其施暴驱逐。她同时也提醒,因为反恐及暴力事件多发等原因,美国公共场所的一些工作人员经常有恐惧感和“超提防”心态,经常发生过激的不当行为。所以还是要多加小心,“不要吃眼前亏”。
“把乘客像赶牲口一样对待已经很糟了,把乘客当罪犯就更糟了。”《今日美国报》刊发社论称,可以明确的是,航空公司员工绝不应让事件发展到如此地步,安全人员也没有理由对一个乘客采取如此的暴力。执法部门应接受培训,学习如何让这类事件降温,而不是充当“蠢笨航空公司员工的打手”。更明智的做法是出1000美元乃至更高的悬赏,直到有人肯自愿下飞机为止。当然,如果乘客登机前这问题没办法解决,也可以想其他办法把自己的员工送去路易斯维尔。美联航去年挣了23亿美元,花点钱动员别人自愿下飞机比制造公关危机的成本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