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思考

2017-04-11 16:54:15何光芬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甘孜州宣传教育民族团结

何光芬

★政治研究★

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思考

何光芬

民族团结是一种凝聚人心的集合力量,是民族精神重要方面的体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结合甘孜州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的做法,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建议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甘孜州解放6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甘孜州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兄弟省市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使甘孜州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1]

近年来,在中央的关怀和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下,甘孜州委、州政府紧密围绕省委党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抓经济、求发展已成为甘孜州各族人民的共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已成为甘孜州民族关系的主旋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甘孜州凝聚各族人民的坚定意志。

一、民族团结进步主要做法

(一)民族团结进步得到高度重视

民族团结是民族与国家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民族精神的标志。近年来,甘孜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意见》,紧紧围绕甘孜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事关大局的头等大事,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州委成立了由州委书记为组长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州“三项教育”活动办公室具体协调实施的民族团结工作机制。进一步充实了民族工作机构的力量,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民族团结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市县、乡镇、各单位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解决了少数干部对民族团结工作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

(二)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蓬勃发展

多年来,甘孜州委、州政府紧密围绕甘孜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做到“四抓”。

一是抓经常性的教育。把民族政策学习教育纳入州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和机关干部理论学习计划,严格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坚持不懈地在党员领导干部职工中开展民族政策的学习,采取专题讲座与座谈交流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宣讲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分裂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

二是抓每年的“民族团结月”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在甘孜州各市县、乡镇、州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寺庙等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年年有新的内容,年年有新的办法,年年有新的成效。结合“八看”“一算账”“一揭批”“四增强”主题教育活动以及以“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采取学习书籍文件、悬挂横幅、座谈会、知识竞赛、歌舞表演、诗词朗诵会、宣讲教育等形式,围绕“讲团结、谋发展、保稳定、促发展”主线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大力宣传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取得的辉煌成就,使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了甘孜州各族群众作为中华儿女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营造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间相互离不开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是抓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乡村、进学校、进寺庙,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和民族大团结的热情,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如在2015年,甘孜州结合各种节庆日,深入开展“八看”、“一算帐”、“一揭批”、“四增强”感党恩主题教育活动,使群众进一步深刻认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甘孜州,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甘孜州;使人民群众进一步明白了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在元旦、春节、藏历新年期间,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3·28”百万农奴解放日,在情歌广场组织开展幸福甘孜舞规范舞汇演比赛活动,展现了甘孜州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甘孜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画面。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各中小学校师生,通过“网上祭英烈”、 重温革命历史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反分裂斗争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围绕“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等,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开展“五四”甘孜州第四届青年文化艺术节,激励团员青年们励志感恩,为青春放歌、为青春起舞、为青春喝彩,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使民族团结观念入脑入心,在全社会唱响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民族区域自治好的时代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四是抓舆论宣传。利用横幅、宣传标语、黑板报、广播等宣传工具,广泛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了民族团结教育,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主导作用,组织新闻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宣传报道甘孜州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在甘孜州电视台、甘孜日报等媒体上进行刊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得到尊重

甘孜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州地方财政先后拨款修缮了金刚寺、南无寺等112座宗教场所,对寺院的壁画、雕刻、塑像、经卷、法器、佛龛等宗教文化载体进行保护和修缮,本世纪初向金刚寺、南无寺等寺庙赠送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等经卷,为僧尼们潜心修法提供了良好条件。现在寺庙学经、辩经、修行等传统宗教活动正常进行,每年都举办一年一度的冬季辩经大法会,甘孜州寺庙完全能满足信教群众需求。信教群众每年自由参加跑马节等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甘孜州随处可见悬挂的经幡,信教群众家中普遍设有经堂或佛龛,正常进行转经、朝佛、请寺庙僧尼做法事等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信仰依法受到保护。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按照自己意愿从事宗教和民俗活动,既有每年如期举行的藏历新年等各种传统节庆活动,又有春节、国庆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全国性和世界性的节庆活动。

(四)人民内部矛盾妥善解决,社会局势日益稳固

妥善处理民族群众间的矛盾纠纷,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甘孜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群众间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召开会议定期对涉及民族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如在康定机场快速通道建设中,甘孜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协调解决了10多起矛盾纠纷,确保了机场快速通道建设如期完工,为甘孜州的交通事业献上厚礼;在雅康高速建设中,仅2016年,甘孜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工作例会、矛盾协调会,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确保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甘孜州无一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发生,各族干部群众互相支持,亲如一家,共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唱民族团结之歌,保持了甘孜州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好局面,促进了甘孜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局势日益稳固的大好局势下,甘孜州经济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向着跨越式发展不断迈进。到2015年,甘孜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13.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7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408元;[3]甘孜州义务教育全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全面开展。形成了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在内的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困难弱势群体得到扶贫救助,基本建立了覆盖甘孜州的州、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农牧民群众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上了洁净的能源,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感受到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巨变,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带来的实惠。

二、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甘孜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情况看,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较强,保持了甘孜州社会政治的基本稳定,极大地促进了甘孜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具有较强的普遍性:

一是宣传教育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们在对基层群众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受各种因素制约,有的地方采取单方面的说教式灌输教育,缺乏吸引力,效果不够理想。

二是受教育群众面不够宽。在各市县乡镇,农牧民群众因外出打工等原因,部分群众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同时,我们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中,存在重本地群众的宣传教育,轻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员宣传的情况,导致工作出现盲点,因言语不当和利益冲突引发的民族团结矛盾纠纷较多。

三是普遍缺乏宣传资料。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中,基层乡村有在藏文宣传材料少的情况,群众在深入理解民族团结上遇到较多困难。

四是载体不够丰富。在对群众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多以传统式的村民大会为主,运用现代媒介少,影响了宣传教育效果。

五是重视度不够。个别领导干部对民族团结工作重视不够,注重眼前利益,认为民族团结做的再好也不能马上体现出成绩来,不如经济建设来得实惠,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民族团结工作的情况。

三、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自甘孜州解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帮助下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甘孜州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社会局势持续稳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民族团结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和达赖分裂主义集团加快对我进行破坏和渗透,企图破坏甘孜州民族团结的大好局势,达到分裂祖国、分裂藏区的图谋。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各级党政组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正确认识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有了民族团结,才能增强民族间的信任,才能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热爱之情,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更好地维护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愿望。19世纪中叶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历史证明,上世纪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经验证明,当今世界利比亚、伊拉克等国家的事实证明,如果不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不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就会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饱受军事打击、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甚至文化渗透、民族压迫。民族团结鞭策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民族独立;只有实现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尊心,树立国际地位与形象,才能防止外国势力的干涉和颠覆行为。

因此,我们各级党政组织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民族与国家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民族精神的标志。认识到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认识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认识到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实现各民族大团结,才能阻断国内外分裂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才能共同建设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才能树立国际形象,抵制国外反华势力,维护民族自尊心;才能团结各族人民共建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提高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本领,确保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甘孜州提供保障。

(二)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已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对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这一制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职责。因此,我们各级党政组织要切实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做到入脑入心,引导各族群众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培育和增添新的力量。

(三)努力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要靠加快发展来巩固和推进,处理好民族问题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因此,我们各级党政组织要树立发展的理念,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统一,推动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缩小与内地兄弟省市的发展差距,增加群众现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稳固民族团结的基石。

(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中,要紧紧抓住工作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及时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好问题,力求破解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促进各民族大团结。

一是要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与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结合起来。围绕社会稳定,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着力解决影响稳定的机制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我们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围绕和谐发展,着力解决制约民生的突出问题,做到听民声、察民情、知民心、办民事、解民忧,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落后,把主要精力放到发展生产、安居乐业上来,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一伟大事业。

二是要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站(室)、农家书屋、群众业余文化表演团体等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结合“我们的节日”、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三下乡、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等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措施,把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始终,大力宣传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各族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民族团结教育,引导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是要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分裂动乱是祸、团结稳定是福”,围绕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活动,围绕“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主题,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我国及藏区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民族团结。引导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致力于把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四是要深入挖掘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藏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其中不乏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团结等人物事迹,向群众宣传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一个民族不团结,就是一盘散沙;如果不团结,国家就可能分崩离析。引导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共同奋斗,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五是要创新宣传载体。在利用横幅、宣传标语、黑板报、召开村民大会等传统宣传工具的同时,创新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媒介,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了民族团结教育,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4]如现在我们很多乡镇都配备了远程教育系统,可做好工作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工作;在宣传活动中,要联系群众的思想实际,多利用歌舞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民族团结内容融入歌舞表演中、体现在节目串词中,达到宣传目的。

(五)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相互交织,民族关系与宗教关系往往相互渗透,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往往相互影响,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往往不可分割。宗教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各级党政组织要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深入挖掘宗教领域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因素,引导广大僧尼和信教群众辩是非、明方向,知党恩、感党恩,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同时,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各宗教团体间的团结,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总之,只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工作,认真研究民族团结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思路、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就一定会做到未雨绸缪,见微知著,营造出宽松和谐、团结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进步。

[1]马顺清.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首页[EB/OL]. http://www.qhnews.com/index/system/2009/09/07/002803090.shtml

[2]路予萍. 新形势下民族团结教育之探讨[N].伊犁日报,2011-4-8.

[3]甘孜州统计局.甘孜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6-4-15

[4]蒋夫尔、林霞.民族团结教育开出绚丽花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纪实[J].中国民族教育,2007年第1期,p29-30

[责任编辑:曾雪玫]

Reflections on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in Ganzi

HE Guangfen

National unity is a cohesive force, whic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national spirit. For a unified multi-ethnic country of China, national unity is vital to the sur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unity of the country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in Ganzi,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Ganzi;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suggestion

何光芬,四川民族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四川康定,邮编:626001)

C954

A

1674-8824(2017)02-0038-06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项目——“甘孜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典型意义及路径探索”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SA0133。)

猜你喜欢
甘孜州宣传教育民族团结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甘孜州启动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活动
民族团结之歌
草原歌声(2021年1期)2021-07-16 06:58:04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青年生活(2020年14期)2020-08-04 12:17:32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11:03:19
四川省甘孜州9个不同地理蝗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0:58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8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