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秀
浅谈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姚晓秀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基金的扩面征缴,基金规模迅速增大,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使用,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工作日益加重。近年来,宜宾市南溪区社保工作不断规范、完善,基金收支总量逐年递增,并逐步形成多元化缴费体系,社会保险事业实现了全面可持续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社保基金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从当前现状来看,南溪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仍有待完善。本文试从基金监管、基金收支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一)部分单位和个人的参保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往往以负担过重而躲避参加社会保险,部分职工缺乏自我保障意识,不愿参加社会保险,使基金征收方面没有做到应参尽参、应收尽收。加之对不足额申报参保缴费、选择性参保单位没有积极有效的监管,无法得到切实解决。
(二)欠缴社会保险费现象普遍
由于企业效益、认知观念等多方原因,拖欠保险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社保征收机构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单位缺乏有效的措施,清欠催收难以取得实效。
(三)对未参保对象扩面难度大
部份用人单位办理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后,未按规定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给扩面征缴带来很大的难度。而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参保意识较弱,参保缴费率低,且断保几率较高。
(四)社会保险数据不完善
由于社会保险覆盖面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且业务数据多,存在档案管理、部分社会保险数据不准确、不完整,造成参保人员基本信息、缴费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情况的记录资料不完整。目前使用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业务信息化软件,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政策实际操作不完全匹配需要适时更新。
(五)社保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社保业务操作监管人员面对庞大的社保基金,常常疲于应对繁复的业务工作,对参保企业缴费基数的年审、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的审查,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基金管理人员不但应具有高度的政治素养和责任心,更要有专业的技能或精通的业务知识。
(一)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领取养老金人员逐年增多;另一方面,连续12年退休人员年年调资,养老金待遇逐年提高,导致基金支出急剧增长。
(二)骗保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虽然已建立基金支出五级审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制度和完善的内控制度,但仍然无法完全杜绝冒领、骗领基金等欺诈现象。一些离退休人员去世后,其家属隐瞒不报,继续冒领养老金。保险经办机构不能及时准确掌握信息,以致企业和个人冒领、骗领养老金的现象存在。
(一)完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
根据每一项业务环节、岗位风险点,强化内部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优化社保经办业务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强化社保基金待遇支付
基金待遇支付实行五级审批制,严格新增离退休人员、死亡待遇、个人帐户清理等各项待遇的审批,严防作假冒领。同时,加强认证知识、认证程序的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熟知认证工作流程、方式方法,更好地为认证工作服务。
(三)加大宣传做好扩面征缴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抓住重点、利用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企业、单位职工和个人熟知各项社会保险政策,提高社会保险意识,依法参保并及时缴纳社保费。
针对部份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要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责令改正,切实搞好扩面征缴工作。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征收清欠
建议成立由区政府办、人社局、财政局、经信局、园区管委会、工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组成清欠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协调清理欠费工作,加大清欠力度。
(五)规范社会保险信息化水平
按照岗位职责、经办规程、经办审核分离制切实提高录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随意维护篡改数据。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及时、全面地掌握参保人员的参保、缴费以及享受社保待遇情况等基本信息。
(六)积极推进社会监管体系建设
根据联席会议制度和建立基金监审委制度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保险监管体系建设,形成基金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督氛围,保障基金安全,切实做到“阳光监管”。
(作者单位:宜宾市南溪区社会保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