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试验区注入井压裂有效期影响因素分析

2017-04-11 03:38:08刘艳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试验大队技术研究室黑龙江大庆163511
化工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注采比有效期酸化

刘艳(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试验大队技术研究室,黑龙江大庆 163511)

某试验区注入井压裂有效期影响因素分析

刘艳(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试验大队技术研究室,黑龙江大庆 163511)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某试验区注入井压裂效果,确定了三类油层注入井压裂有效期的影响因素,并制定了相应治理措施,为保证三类油层注入井压裂效果,延长压裂有效期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为提高试验区注入能力,确保某试验区三元驱顺利投产奠定基础。

三类油层;压裂有效期;影响因素

某试验区目前处于空白水驱阶段,目的层油层发育具有“薄、窄、差”的特点[1]。

1 优选增注措施,提高三类油层注入井注入能力

试验区部分注入井吸水状况差,甚至不吸水,先后采取洗井、酸化等措施,均无较大效果。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三类油层发育差,洗井、酸化等常规增注措施不能有效改善注入井的吸水能力,于是对其进行压裂改造。

通过酸化与压裂效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压裂改造后出现显著的增注效果,且有效期长。到2013年7月压裂井平均有效期19个月,且大部分井继续处于压裂有效期,而酸化的有效期平均仅为6个月。虽然三类油层注入井压裂有效提高了吸水能力,但部分注入井仍存在压力回升快、压裂有效期短的问题。

2 某油层注入井压裂有效期影响因素分析

注入井压裂有效期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地质因素,如构造、油层发育、砂体接触关系、连通类型等[2];动态因素,如累积注采比、配注压力、配注水量等;压裂作业本身的影响,如造缝数量、加砂量、支撑剂的选择等。通过对某试验区31口压裂井的统计分析,优选出砂岩厚度、有效厚度、渗透率、造缝数量、累积注采比等9个相关性较好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造缝数量、砂岩厚度和有效厚度与注入井压裂后压力相关性最好。压裂井注入压力与渗透率和造缝数量的乘积负相关,与砂岩厚度和有效厚度的乘积正相关,与渗透率和造缝数量的乘积跟与砂岩厚度和有效厚度的乘积的比值(在这里将其定义为影响因子)成负相关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达到了0.9988(如图3-1)。影响因子值越大,注入井压裂后压力越小,压裂有效期越长。除此之外,井组累积注采比、多向连通比例等因素也会影响注入井压裂有效期。

图3 -1压裂井注入压力影响因素相关图

式中:y——注入压力,单位MPa

以井1为例,该井是试验区的1口利用井,2009年10月投注后不吸水。2010年实施了酸化增注,酸化后注入压力12.9MPa,效果不明显。2010年进行压裂改造,压裂后注入压力5.2MPa,配注50m3/d,压裂效果好。但压裂后注入压力上升较快,2011年注入压力回升至11.1MPa。截止2013年7月同年压裂注入井注入压力保持在11MPa以下时间平均为36个月,而井1只有14个月。

表3 -1井1基础情况信息表

首先,该井砂岩、有效厚度较大,渗透率较小。设计压裂方案时只分了两段,某1层~某5层和某6层~某9层分别采用多裂缝压裂,且未要求加大砂量。这样的设计造成井1压开厚度比例小,裂缝规模小,压裂效果差。

其次,井1发育较好,井组含油饱和度高,投产初期含水低,初期配注量为50m3/d。但是井组属于厚注薄采,产液能力与注水能力不适应,导致累积注采比偏高。为了降低累积注采比,平衡注采关系,2012年进行方案调整,配注量由50m3/d降至30m3/d,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3 多措并举,有效延长三类油层注入井压裂有效期

找出三类油层注入井压裂有效期的影响因素,就可以“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尽量延长压裂有效期,提高三类油层注入井吸水能力。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可采取以下对策:在压裂设计上,考虑到三类油层具有“薄、窄、差”的特点,可采用薄隔层压裂技术(0.8m≤隔层厚度≤1.5m),尽量增加措施改造的油层数量;在压裂规模上,针对注采井距为125m的试验区,注入井造缝长度控制在20m左右;在施工方式上,针对厚度小(≤1.0m)、渗透率低的油层要采取大排量的施工方式并加大砂量;在尾追支撑剂类型上,要选择抗压强度高、导流能力强的陶粒。

4 结语

(1)针对三类油层注入困难井,洗井、酸化等常规增注措施效果不明显,采取压裂改造,提高油层渗流能力,改善注入状况。

(2)在设计压裂方案时,要将三类油层的发育特点和注入井的发育特点相结合,采用适合三类油层的压裂技术,对于油层发育厚度较大、渗透率较低的注入井,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措施改造的油层数量。

(3)注入井压裂有效期与砂岩厚度、有效厚度、渗透率、压开厚度、连通类型、井组累积注采比等因素有关。渗透率高、压开厚度大、井组注采平衡、多向连通比例高的注入井压裂有效期长。

[1]王德民,张景存.国外三次采油技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57-59.

[2]张士诚,刘永喜.注水井压裂调剖设计方法研究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2).

猜你喜欢
注采比有效期酸化
C3断块注水外溢及合理注采比
药品效期管理:有效期≠失效期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6
CB油田压力保持水平及注采比优化研究
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 07:35:00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合格有效期该从何时起算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结婚证设“有效期”是拿婚姻当儿戏
公民与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9:01
海洋酸化或造成2.5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
新肇油田注采系统井区注采比调整研究
靖安油田XⅠⅤ油藏中高含水期的合理注采比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