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把握趋势,掀起返乡创业热潮
近年来,南充市蓬安县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阳光创业城市、浪漫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认真把握“民工潮”转向“创业潮”的大趋势,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创业环境,促进了返乡创业蓬勃开展。截至目前,全县返乡人员累计创业2372户,带动就业2.6万人,返乡人员创业逐渐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加强组织领导。蓬安县就业局成立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全县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相应组建专门机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覆盖城乡的工作新格局。
建立健全创业机制。建立“五清”台账机制,对辖区内有创业意愿的返乡人员做到家庭住址清、联系方式清、技能优势清、发展项目清和经营状况清,便于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建立部门联席机制,协调解决创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实行季度挂牌管理,年终逗硬考核奖惩。
夯实创业基础。蓬安县规划建设占地0.8平方公里的城区商贸返乡人员创业孵化基地,可满足3000个创业实体的需求。因地制宜,打造乐乐、麦伦、花好月圆等返乡创业基地10个,有力带动了一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专合社等主体成功创业。
推进大众创业基地建设。鼓励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做实创业服务载体。探索出通过大众创业实现倍增就业岗位,创造出就业之“源”,解决就业之“难”。依托蓬安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石梁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县城商贸返乡人员创业基地、工业园区创业就业示范园等平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强化政策扶持。出台《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意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等文件,从财政补助、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加大培训指导。聘请15名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返乡创业带头人组成专家团,开展创业指导。深度整合职业培训教育资源,把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返乡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免费开展“SYB+X”专题培训。同时,对新吸纳返乡农民工50人以上的创业实体,提供全程培训指导。
抓好产业支撑。将支持返乡创业工作纳入蓬安县“十三五”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围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休闲养老、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精心编制返乡人员创业项目储备库,增强返乡创业项目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田园区为抓手,规划建设占地50平方公里的碧溪—利溪—相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深入实施“生猪产业三百工程”“柑桔产业三年提升工程”和“蚕桑百万工程”,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专合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创业主体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
破解创业瓶颈。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140场,入场招聘企业376户,为企业输送人员9693人次,有效缓解了创业实体用工难题。聘请专家,为创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难题。做实培训,开展创业培训进高校、进园区,把创业培训送到基层,提升创业者的综合实战能力。发放贷款,为创业实体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付贴息,缓解资金压力。
用真心实意服务返乡人员。蓬安县就业局利用节假日召开乡友座谈会,积极宣讲支持返乡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主动争取资金、人才、技术回流。设立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为创业群体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通过县电视台、门户网和政务微博等媒介平台,宣传创业政策和信息,营造返乡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印发宣传资料4万余份,接受咨询1.7万人次,积极引导返乡人员从“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用工作提速优化政务服务。深入开展为期3个月的“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大力整治“不作为、中梗阻、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促进行政效能有效提升。用权益保障推动创业发展。依靠就业创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集中开展社会秩序整治,维护返乡创业者的切身利益。定期召开创业人员座谈会,协调解决创业中出现的征地拆迁、用水用电用气和劳资纠纷等困难,让返乡创业更放心。
南充市蓬安县就业服务管理局何小云 罗颖 何雅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