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娜
摘要: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承载着教授学生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理性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普遍侧重理论知识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物理知识,学习兴趣低下,限制了物理课堂教学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解放学生思想,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发表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
G633.7
物理课程是初中学习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科学知识积累、科学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受自身局限性影响,不在满足与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在尊重学生教学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探究中,直观理解、感受物理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一、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分析
初中生年龄偏小,处于成长过度时期,保留较强好奇基础上,逐渐产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渴望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得他人认可。传统初中物理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习惯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理解学习教学内容,相对忽略了学生主观学习需求和见解的表达,学生整体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低,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物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初中生抽象思维发展不成熟,学习物理具有一定的难度,理论性的知识讲解,不利于学生理解,多数学生强制记忆学习,“高分低能”问题严重,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侧重于引导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探究中,直观感受教学内容,同时总结物理规律,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进行学习表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达到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初中物理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措施分析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多数教学知识是由实验总结得到的,具有抽象性学习特征。因此,教师应通过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教学等手段,为学生创建学习探究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构建物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新鲜的事物学习,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而大部分物理知识是由特殊到一般推理、验证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层次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初中生认知和心理特点,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的形式,营造特殊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思考,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某教师在进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前,使用两个水杯和一段线制成了一部“土电话”,随机选取四组学生,在教室内和教室外进行传音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对比了使用“土电话”和不使用“土电话”的对话效果,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受什么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声音传播效率?”三个问题。经过一个情景游戏后,学生的注意力被有效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考,并在课堂交流中促使学生完成学习表达。
情景教学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情景构建简单、内容丰富。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构建教学情境;二,故事性、情节性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教学情境可丰富学生学习感官。教师实际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学设备优势,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构建教学情境,以提高请教教学效果。
2.通过生活化教学,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物理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物理知识的应用,这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具有巨大的教学应用价值。物理学习具有鲜明的抽象性特征,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借助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僵化物理学习难度,同时提高学生物理学习亲切感和自主性学习能力。
如在学习《光的反射》章节时,某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块小镜子,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机制定某几名学生,在不改变自身位置的情况下,利用镜子将阳光打到制定位置上。这种简单的游戏学生普遍都玩过,但在学生的配合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反射特性。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内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中,可以直观理解抽象的物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思考,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传统教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物理实践教学多由教师完成,学生在一旁观察实践过程和结果,由于缺少亲身参与经历,学生知识积累和动手能力提升缓慢。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确保每一名同学都参与到物理实践教学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器材、记录数据、得出实验结果,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欧姆定律探究实现为例,教师在完成基础要求教学后,应组织学生自主挑选实验器材、完成实验电路连接和记录基础,并在记录数据基础上,逐项计算线路电压、电流和电阻值,对比欧姆定律公式验证公式的正确性。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需向学生解释误差对于实践结果的影响,帮助学生规范自身实验行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对于学生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探究式的物理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斌.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02).
[2]刘攀.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05).
[3]赵爱娟.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J].学周刊,2015(15).
[4]江文翠.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开展探究性教学[J].科技风,2015(22).
[5]朱兆跃.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误区浅探[J].群文天地,2011(22).